友学课堂之“7的乘法口诀”——二数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一、活动主题:友学课堂之“7的乘法口诀”
二、活动方案:
1. 内容:
(1)朱洁老师执教“7的乘法口诀”
(2)课后研讨
2. 时间:2020.10.27
3. 地点:二(6)班
4. 人员:二年级数学教师
5. 活动形式:上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今天是10月27日,下午第一节课,我们二年级数学组王群、庞文、李丽、丁存霞、郭丹丹、周洁6位教师齐聚二(6)班聆听朱洁老师执教“7的乘法口诀”一课。课后大家坐下来对本节课进行了认真了交流,经整理有这些想法:
一、朱老师教学素养突出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们组老师一直认为朱老师教学素养十分突出,首先朱老师基本功十分扎实,普通话标准,语言干净利落,粉笔字漂亮,课堂上朱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声音铿锵有力,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设计别出心裁
基于学生基本已经会背诵7的乘法口诀了的教学起点,朱老师没有让学生一句一句来编口诀,而是让学生独立自主思考每一句口诀的含义,小组讨论口诀编排的特点,再进行整理并全班交流。这样整合了教学内容,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练习的设计更是精彩,既有对前后知识的联系,又有学科间的融合,更有爱国主义教学,不仅关注了知识技能、问题解决,也关注了数学思考、情感态度。
三、“友学”课堂特色显著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我校“友学课堂”也强调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做好引导、点拨、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深入思考、主动交流。今天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友学”课堂的特点,有音乐、有多感官学习、有合作学习、有冥想,也有挑战性学习。
四、注重生命的成长
当前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现的人。一节数学课不仅仅是学习数学知识,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课堂,要关注所有学生的成长,要通过数学课堂让人人在数学课堂都有收获。这节课朱老师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教学中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练习中有层次、多学科、多样化,精彩纷呈。
当然,大家也认为有点地方还要再思考,比如:引入和新授的情境是否可以整合一下,自学导学完成了是否可以让有问题的学生展示一下,供全班学生交流。
五、执教者教学设想
《7的乘法口诀》一课教学设想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友学课堂”的理解,我想友学课堂是充满对个体尊重,充分体现平等沟通,以探究为主的轻松愉悦的和谐课堂。我们教师编排有趣且有价值的高挑战性学习任务,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让学生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新知识,并且提高综合运用能力,最终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信,获得成就感,实现高一层次的发展。
新课的引入是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用故事中的人物作为教学内容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利用小矮人手里拿的七色花有几朵花瓣,引导学生初步记忆几个7相加的结果,启发学生具体感知得到这些数的联系,为学生编制和记忆口诀做准备。
快乐攀登这部分内容是课堂上着重探索的部分,主要让学生自己编口诀,记忆口诀,鉴于之前已经学习2-6乘法口诀的经验,有不少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里我没有手把手的教学,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先独立思考,认真编写,再到小组交流,这部分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层次,1.独立试编2.整理板贴3.探索规律4.交流汇报5.多形式记忆口诀。将学习空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学生在经历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勇敢超越本身的意义是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学习效果,我将书本三题基本题放在了这一部分,并且把第2题进行了改编,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发散了,第4题选择了一首七言诗,让学生体会到学科之间的联系,并趁机教育孩子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别样风景,7隐藏在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着重介绍了中国女排国家队队长朱婷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她们一个为国争光,一个是人民英雄,想借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激励他们要努力学习,长大之后报效祖国。
最后全课总结,引导学生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