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本来单纯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二)
一、主题:教学,本来单纯
二、活动方案:
内容:交流组内课,探讨常态下新授课的优质高效
时间:2019年3月19、21日
地点:02-501办公室、六(4)班教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蹲点领导李富春书记
活动形式:学习+研讨
二、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3月19日上午,六数组全体老师及李富春书记于六(4)班听了柳金玉老师的组内课《比例尺》,并于周四下午聚在一起交流听课的所思所得。大家认为,这是一节朴实、高效、接地气的常态课。有以下几点突出表现:
1.紧扣易错点,设计导入练习。以单位换算和化简比作为铺垫,强调米到厘米,千米到厘米的进率,为比例尺的计算扫清障碍。
2.紧扣易错题,在练习中突出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出比例尺。难点是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从数值比例尺到线段比例尺的正确转换也是一个难点。课堂上,柳老师针对比例尺的概念教学之后出了两道判断题:①比例尺就是一把尺( )②比例尺指的是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 )。辨析之后,学生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求比例尺时教师先是自己示范解答步骤,后面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板书再校对。在例题教学时对比例尺的三种理解之后,柳老师会随机择选一个比例尺让学生来反复的说对这一比例尺的三种不同理解加以巩固,还及时的从大册上挑选针对性练习进行反馈。从数值比例尺到线段比例尺的转换讲解的透彻细致。更有心的是,教材整节课安排的都是缩小式的前项为1的比例尺,但柳老师却找了一道画零件图纸的放大式的后项为1的比例尺题目来讲,以免学生没在课堂上接触过而不知所措。
3.无精美课件、无多样板贴的朴实。课堂上,柳老师就着实物投影,有序地展现课本各个版块的教学内容,该就书浏览的浏览,该就书填写的填写,避免了精美课件对学生的干扰,突出了课件,却容易忽视了课本。同样,屏幕左右两块黑板,一块展示旧知,用于复习与链接。一块是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板书,随着知识的逐渐揭示逐一手写出示。所有内容清晰简洁,一目了然。
4. 不回避考试的接地气。张琪老师说:“课后,我向柳老师表达了我对这节常态课的极度肯定。柳老师笑着说:反正我把重难点和经常会考会错的地方都讲到了。在我拿着听课笔记也上完这节课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时发现:柳老师课堂上提到的很多“点”都在作业中有所体现。特别是求零件图的比例尺,仍然有学生因与缩小式比例尺求法产生混淆而出错。如果课堂上没提,岂不是要错的更多?”张琪老师还说:“虽然本人有很多公开课的经验,但真正的教学要的就是这样实在而有效的常态课堂,紧扣重难点,又不回避考试。多年执教六年级的丰富教学经验,是值得像我这样缺乏经验的人好好学习,因为教学不仅要飞得高、远,更要飞得稳、实。”
教学,本来单纯。教好知识是我们最初的追求,直白一点讲,我们希望这样教了之后学生做题能少一点错误。当我们真的想出一些正确的方法恰当的手段把知识教好时,随之会衍生出许多知识之外的东西,如“四基”“四能”核心素养等等,都会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