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 如何有效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
二、活动方案
1.内容:《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
2.时间:11月21日
3.地点:数字星球室
4.活动对象:四年级数学老师
5.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11月21日上午第一节课,钱莉莉老师在数字星球室上了一节“手拉手”活动的展示课,内容是《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这节课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内容看似简单,理解起来却比较抽象。
在教学形式上,钱老师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一种游戏活动式的数学课。整节课在活动中开始,在活动中结束,用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大小形成的探究过程,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以个体参与、小组参与、动手参与为主,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具体的数据统计过程,感受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尝试用“情境与问题——探究与交流——实践与应用”的模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的定位是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主持人角色,与学生是朋友的关系,亲切交流,点拨启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发挥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在课堂活动中,钱老师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节课安排的几个课堂活动,都是采取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的,整个活动做到了要求明确,分工合理、各司其职,让学生在玩中学,从活动中悟。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参与活动,合作交流,从而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且会在具体的情境中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