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同课异构 促进理解(三)——六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三次活动

  • 发布时间:2019-11-11 12:28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280

一、主题

       备课组展示课

二、活动方案

内容: 同课异构,促进理解

      时间: 2019年10月30日

      地点: 智慧教室

活动对象: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展示课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资料

10月30日,年级数学备课组进行“同课异构,促进理解”组内活动解决问题在六年级的内容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中使用适当策略的价值是本节课的难点。有一部分的学生其实已经在平常的习题当中不自觉的使用这种策略,但他们没有体会到使用策略的好处。以及如何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策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六年级的老师进行了同课异构。

首先给我们带来第一节课的是许伟伟老师执教的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许老师有着深厚的数学基本功,他对本节课的结构脉络体系相当的清晰。本节课层次非常的清晰。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中逐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以及方法。许老师通过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本节课有几种方法,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逐步对比分析那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好。并且在比较中发现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相通之处以及不同之处。

第二节课是周卫来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节《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这节课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经常用到这样的策略。周老师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让学生多去说,每一道题不仅仅关注学生有没有学会,做对。更多的是去关注这道题是如何得来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他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的思维达到可视化,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进阶。

通过两节课的研讨,使我们对解决问题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结果,更多的是关注过程,关注学生有没有真正掌握本节课的策略,体会到策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