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 思辨感悟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七)
一、主题:
经历过程 思辨感悟——追求常态课的高效。
二、活动方案:
内容:交流组内课《认识百分数》听后感想,研讨第六单元的教学重点。
时间:2017年11月27日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本次活动听了吴华萍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一般的分数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同时,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本节课重点体现了以下几点:
1.经历新知呈现的过程 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为此,在课前布置学生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百分数,课上让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们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而且为了让学生真实体会百分数产生的由来,创设情境,围绕究竟谁被选拔这一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新课。并引起学生的争论,产生认知冲突,最终得出要比较他们投中的个数占投篮总个数的百分之几,因为要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必须通分,而它们的公分母又刚好是100,自然而然地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了百分数的好处,明白了“生活中有了分数,为什么还要使用百分数”。尤其是“在比较哪个投篮水平高?”时,学生在经历了分数的不便后,体会到了使用百分数的优越性,感悟了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体现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经历运用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练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经历了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除书本上的练习外,吴老师还设计了判断思辨、对比发现、成语名言等等。
总之,这节课遵循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