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例为依托探讨有效复习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六)
一、主题:课例展示 探讨有效复习
二、活动方案:
内容:以两节课例为依托,提出两个话题,交流分享有效复习的策略。
时间:2019年4月25日、5月23日。
地点:录播室、六(6)班、02-501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李富春书记
活动形式:听课+交流 +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六数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因此这个过程的优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尤为重要,在这个关键的复习过程中突现出学生的学习及思维方式不同,接受能力不一样,已有的知识水平良莠不齐,知识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等矛盾,如何有效复习是个值得交流的问题。
4月25日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六数组全体老师在六楼录播室听张琪老师上的复习课《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整理与复习》。
5月23日周四下午第一节,六数组全体老师在六(6)班教室听丁存霞老师上的复习课《总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
6月6日周四下午第一节课,全体组员再次围坐在02—501办公室交流研讨如何有效地备好、上好复习课以及提高复习质量的有效策略,大家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如下几点共识:
首先,借助思维导图,利于自我梳理,构建知识网络。张老师和丁老师在课上都能让学生主动沟通、梳理所学知识,自我总结规律性知识,前后易于混淆的知识进行补充区分。然后全班交流,突出核心内容。交流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对知识的理解,检验是否很好地内化了知识。
其次,关注学生差异,把好有效备课关。张老师和丁老师在说教学设想时都谈到:备课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课上要梳理的所有知识点。如果把新授课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而毕业班复习课教学则好比“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大力气,对学生来说,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对教师而言,复习课要教会学生获取新的信息,旧知识以新形式呈现,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去探索学习,去分析思考解决问题。再说学生差异性是存在的,所以对知识的掌握是不能整齐划一的。分层导学很有必要,优生要求审题万无一失,解题灵活运用;中等生要求细心检查,努力提高;后进生要求基础扎实,确立知识底线。
第三,抓住复习重点,精心设计练习。在复习中,两节课的老师都能抓住复习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精练,确保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在设计练习时,注意做到以下几点:1.重视基础性,复习中要抓住重点和关键,进行基本练习;2.突出针对性,复习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对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应设计对比性练习,让学生从比较中区分掌握知识;3.强调综合性,复习中使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和方法灵活解题的能力,是复习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复习中,要以精讲为向导,师生齐心,面面反馈,做到抓两头,促中间,使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知识容量多、跨度大、时间长,所学的知识遗忘率高这个棘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地提高数学复习课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