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同台 各展风采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三)
一、主题:师徒同台 同课异构
二、活动方案:
内容:通过对两节课的比较来探讨如何分析教材、研究学生、高效教学。
时间:2019年4月2日
地点:02-501办公室、六楼演播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蹲点领导李富春书记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4月2日周二下午第一、二两节课,六数组全体老师及李富春书记于六楼演播室听了师傅张琪老师的组内课《确定位置》及徒弟周卫来老师的《确定位置》,并于周四下午聚在一起交流听课的所思所得。 通过对《确定位置》不同年段、不同要求、不同设计的比较来探讨如何分析教材、研究学生、高效教学。通过“三比”对“数形结合”的教学达成共识。1.比导入:“从一维到二维,经历由模型组合形成方法的过程”对比“从活动到模型,经历由数学抽象形成方法的过程。”2.比操作:“回归现实,感悟规律,促进活动经验的数学化。”对比“开放设问,激发想象,数形结合感悟数对规律。”3.比应用:“利用实例,强化知识的内涵理解。”对比“利用比较性实例,廊清知识应用的外延。”当大家将两节课进行对比交流之后发现,在不同的设计背后蕴含了诸多相似的价值追求。关注知识本质、关注思维的发展是我们一致的价值导向。关注知识的不同侧面和学生学习的不同可能性形成了风格不同教学形式。我们用怎样的眼光来理解数学、看待学生的数学学习,我们就会用怎样的行动来体现这种思考。在与学生的生成和互动中提升新授课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