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学习,“做”中提高!
——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九)
12月9日,施琦老师在一(1)班为一年级数学教师展示了一节生动活泼的数学课——《认识11~20各数》。
1.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学生年龄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节课的内容都是抽象的数字,单凭老师讲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施琦老师导入时用小熊开文具店导入,通过小松鼠、大象、小鹿来买铅笔,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10、12等数。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知识,快乐学习。
2.动手操作,玩中学习。
教学时施老师能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出发,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操作、观察、交流、讨论,从直观到抽象,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如:在理解计数单位“十”,建立“十进制”的概念时,以想如何帮小熊拿10枝铅笔为契机,放手让学生说想法,动画演示10枝铅笔如何封装一起,学生数1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逐步加深学生对“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里有10个一”的认识。摆12根小棒时,放手让学生随意摆,再通过比较“如何能一眼就看出有12根小棒”优化方法,先摆一捆(10根)再摆2根。学生在不停的摆一摆,说一说中感知并丰富对20以内数的认识。
3.一题多练,拓展提高。
只是一幅简单的直尺图,就突出了5种不同主题的练习。先是认数;然后观察数的位置,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10前、后数的不同,点出一位数和两位数;说相邻的数,谁最接近谁,明确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按规律读数,知道从0开始,2个2个的数怎么数,3个3个,5个5个呢?同时还让学生要把规律读出后面的数,掌握数的排列规律。不同形式的练习,帮学生把新知慢慢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整节课中,施琦老师倡导主动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
虽然一年级组的数学老师年龄跨度很大,但在这样年青优秀老师的感染下,我们一年级数学课堂会充满活力,学生会越学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