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点拨 有效整理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八)
一、主题:
适时点拨 有效整理——追求常态课的有效
二、活动方案:
内容:交流听课感受,集体备课
时间:2018年5月28日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5月28号上午第一节课,六年级数学老师们在六(2)班听了柳金玉老师的《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复习)》。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知识形成系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的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 优点: 1.条理清晰。 本节课围绕这个思想和环节设计,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复习了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整理出来四种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联系,回忆其推导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转化、类比的思想,并能灵活的利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提高能力。 本节课,加强了指导,使学生在梳理里不至于无从着手。课前让他们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让学生自主选择整理的标准和方法,出现按立体图形的种类和按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等不同方法来整理立体图形的知识。凸现整理建构时学生的自主性,还学生一个自主整理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去理一理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在“做”中学会整理建构的方法,获得整理建构的能力。 3.体现主体。 课堂上注重要学生多想多说,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复习推导过程,让学生先闭上眼睛在头脑里回忆,再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说说,最后请学生观看老师的课件演示再次加快。这样花时不多,却加深了学生对公式推导的印象,掌握得较牢固。 课上要加强分析和理解。基本的计算公式和计算学生已经掌握,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容易将表面积公式与体积公式混淆。还要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如何更大程度调动和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需认真思考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