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友学课堂 快乐学习——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第五次活动
二、活动方案:
内容:友学课堂研究展示课《观察物体》
时间:2019年12月12日
地点:二(8)班、05-202办公室
活动对象:二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组内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12月12日吴华萍老师执教《观察物体》一课,王丹丹老师、曹小康老师和全体二年级数学教师参加。本堂课吴华萍老师充分运用教具、创设了有趣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将“看” “想” 和“摆”做足,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同时使学生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吴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就友学课堂的新理念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
1、手脑结合、体验学习。吴老师利用“长颈鹿”这一学具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观察、操作过程,充分进行活动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应学生认知需要的操作活动——看一看、换一换、选一选,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等活动,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因为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而本节课,吴老师切实组织好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使活动有目的、有秩序的开展,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
2、师生互动、思维生长。吴老师还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经历认知错觉与真实图形之间的矛盾冲突,经历不断“自我否定”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三维立体图形与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吴老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发现、获取必需的知识,掌握技能,在每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又充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组内交流、主动探索来完成学习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这样的自主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自然发生。
4、趣味活动、快乐学习。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利用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听课效率。
本节课除了以上特色,还有一些友学的策略使用,比如:音乐、合作学习、思维导图、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师生多元地评价等。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轻松、愉快并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自主地思考探究,有序地合作交流。学生在一种民主、和谐、不断体验的氛围中,充分掌握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地设疑和点拨,真正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合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