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室学智慧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活动(九)
一、主题:
智慧教室,智慧地学、智慧地教。
二、活动方案:
内容:交流听课感受,集体备课
时间:2018年6月5日
地点:六年级数学办公室
活动对象:全体六年级数学教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6月5号上午第一节课,六年级数学老师们在智慧教室听了曾佳老师的《认识面积》。这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范畴,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面积这个概念,同时也是接下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于图形与几何这块内容的教学建议中说道,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观察和触摸,获得直观的感受,加上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曾老师在设计时特别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摸”,摸一摸物体的表面,感受平面,再蒙上眼睛去感受不同面的大小。
而对于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则是通过一系列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进行的。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当问题没办法通过自己的已会的方法来解决时,就形成了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层层深入,最后得出三种方法去比较物体表面的面积和平面图形的面积,即摸一摸、重叠法和数格子。在练习的最后加入智慧屋这个思考题,也是为接下来学习面积单位进行铺垫,让学生明白格子的大小不同,同样的图形数出来的格子数也不同,只有当统一格子的大小才能进行比较,这样的格子大小就是面积单位。
在教师有序地组织下,通过多次小组合作,在智慧教室使用智慧笔,教师几次拍照上传,全真反映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思维导图的绘制情况,及时捕捉生成资源,有效反馈与指导,教学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