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联系 读写结合
一、活动主题:
研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
二、活动方案:
内容: 1. 张敏和项春芹老师组内课。
2. 研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进行读写结合的练习
时间:2018年11月29日、2018年12月3日
地点:三(8)、三(10)教室
活动对象: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备课组在这两次活动中围绕此积极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探究。
张敏老师执教的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对学生来讲,这种文体比较少见,对于文中一些重点语句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课上在学习叶子的外形之美时,张老师着重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了课文的第4、第6自然段,帮助学生用查找“无字词典”的方法,理解“形态各异”的意思,然后借助采集到的树叶,使学生知道,每一片叶子都有各自的特点,即使在一棵树上,也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接着通过说话练习“树上的叶子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 !”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感受树叶的美,最后再通过朗读,读出叶子的美。教学第6自然段,就以一个问题引领学习,“你喜欢哪个季节的叶子,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对不同季节叶子的喜爱。
项春芹老师执教的是《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较为浅显,在教学生字词环节时,项老师出示了一组与沙漠有关的词语,再出示几张沙漠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沙漠的恶劣环境,接着项老师从小骆驼“委屈——自豪”的心理变化入手进行教学。先让学生结合课文说说“小骆驼为什么委屈?”从而引出了三、四自然段沙漠旅行,在旅行中,小骆驼慢慢懂得了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中行走生存的作用,因而感到了自豪。最后进行课堂练笔: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再次见到小红马时,会怎么说,怎么做?内容环环相扣,教与学都十分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