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 题:
悟“巾帼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方案:
活动内容:
1. 何静雯老师执教脑力课程《巾帼不让须眉》
2. 继续研究商讨修改本学期脑力课程的授课内容
活动时间:2018年3月23日上午
活动地点:二(9)班教室
活动对象:全体二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周五上午第三节课,我们备课组老师走进二(9)班,聆听了何静雯老师执教的脑力课程《巾帼不让须眉》。从质疑开始,何老师通过视频,图片和歌曲等形式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还对国粹京剧中的旦角,尤其是刀马旦多角度地进行了介绍,最后由古代女英雄延伸到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做出贡献的新时代“女英雄”,丰富了学生对于“巾帼精神”的认识,也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课始,在揭示学习内容后,何老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在质疑的过程中,通过图片和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巾帼”和“须眉”的含义。在认识了“巾帼女英雄”梁红玉和穆桂英之后,何老师又用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欣赏两幅京剧的剧照,说说谁是梁红玉,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而在了解刀马旦知识的过程中,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发现,了解京剧表演中刀马旦的戏服特点,进而了解其中蕴含的国粹文化。四十分钟的课堂,学生在看、听、思、猜等多样的活动中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2.悟“巾帼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这节课,何老师从国宝“妇好鴞尊”入手,通过观看视频和教师的讲述让学生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英雄,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古代女英雄,然后又通过具体的文字资料介绍梁红玉和穆桂英,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京剧刀马旦这一角色的相关知识,在活动中既感悟了巾帼精神,又了解了传统文化,可何老师的这节课并没有止步于此,最后又由古代女英雄延伸到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做出贡献的新时代“女英雄”,丰富了学生对于“巾帼精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