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小女孩》——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5)
一、主题
研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组内备课,组员听课,听后评议,课件共享。
二、活动方案
研讨《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组内备课,组员听课,听后评议,课件共享。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特别关注“踱”、“撮”;写对“裹”、“鬼”。学会用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品读第二自然段,学习抓住主要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感受爱因斯坦的品质。
时间:2018-05-11
地点:四(5)班教室以及二楼办公室
活动对象:四(5)班学生以及四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导处郭主任。
活动形式:课堂展示+研讨
三、研讨记录
组内课+研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第一课时)
南京市东山小学 马婷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特别关注“踱”、“撮”;写对“裹”、“鬼”。
2.学会用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品读第二自然段,学习抓住主要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感受爱因斯坦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主要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感受爱因斯坦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 提出疑问,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出示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学生齐读名言)
2、 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生:这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板书:爱因斯坦)
3、 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
生结合自学导航和自己查阅的资料发言。
师小结: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爱因斯坦是一位世界著名的伟大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板书完整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齐读课题)
二、 交流导航,扫除字词障碍
1.【预习交流】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结合自学导航进行了预习,下面,小组同学一分钟时间来交流一下。
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3.理清文章脉络
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文中有带有时间词语的句子,老师通过课前检查发现同学们都找到了这些句子(出示课前拍的照片)
【小组交流】读一读这四句话,快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我们大家分享?
健脑操
三、品读“相撞”,体会人物形象
过渡:让我们走进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相撞的一幕,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是从她的童话书里走出来的。
出示:“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指名说)
【自主合作1:】
默读课文第二小节,思考:为什么小姑娘会认为爱因斯坦是从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圈画出相关词句,把你的想法在旁边写一写,再有感情地读一读。小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回答
【自主合作2】
师:同学们,反复品读一段文字,有时候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收获,第二自然段除了写小女孩眼中的爱因斯坦,还写了什么呢?你对爱因斯坦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再读第二自然段,你对爱因斯坦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把你的感受在旁边写一写。
四、写作迁移
师:就是这样一个:衣衫不整、奇特的人,在小女孩的眼中: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姑娘眼中的爱因斯坦是不是一直这样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小姑娘眼中不一样的爱因斯坦。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抓住爱因斯坦的外貌特点,描写得十分细致,下面,我们也学习第二自然的写法,根据文中插图,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一写年轻20岁的爱因斯坦。
五、冥想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今天马婷老师给我们上了课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目标定为:学会用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抓住主要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感受爱因斯坦的品质。
教学中小马老师抓住关键句:“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来设计教学环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显示了很强的教学基本功,也体现了她对文本认真地研读。
有幸教导处的郭主任和我们一同进行了研讨,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地研读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