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齐心协力,奋战2017!——六语备课组活动(六)

  • 发布时间:2017-03-12 21:53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757

                                   语文课也可以这样有趣

今天,我们走进六(4),和学生一起听了朱昭旭老师为我们上的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螳螂捕蝉>>

结合本课独特的“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结构,朱老师采取“整体→局部→整体”的方式,先对故事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对小故事内容的剖析、寓意的理解,穿越回故事的起因对比体会少年的劝说之巧妙,最后对人物、故事情节、寓意都有了全面的把握。

教学时,首先,利用概括提示引领学生初快速地抓住事件梗概,同时进行板书,学生对文章的整体也就一目了然了。接着进一步要求学生仅根据板书的三个词语“少年”、“吴王”和“螳螂捕蝉”再进一步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达到让学生归纳出对叙事性作品主要内容的概括方式的目的。朱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板书充满了趣味。

随后,在学生对文章整体有了清晰认识的前提下,打破故事前因后果的顺序,直奔中心。让孩子们自读“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从遣词造句中发现蝉、螳螂、黄雀的共同点,提出质疑,在小组讨论中合作解决发现的问题。扣住三者“一心”的不同表现,教师提问,孩子们扮演角色答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趣味问答中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寓教于乐。

朱老师关注“恍然大悟”、“固执”和“死”等词的解读,注重发展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让学生体会到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又有所改变,对其理解不能断章取义。既指导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又达到了积累习作素材的目的。

最难能可贵的是朱老师风趣幽默,整堂课妙趣横生,整堂课洋溢着欢乐的笑声。做朱老师的学生,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