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四语备课组活动7

  • 发布时间:2017-05-19 10:17
  • 发布人:
  • 撰稿人:njdsxx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36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四语备课组活动7

听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我觉得在课堂上赵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学生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首先赵老师的字词教学很扎实。在导入课题后,赵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文中的词语,让学生自己读,再检查瞻仰、繁衍两个词语,预习的检查很有针对性。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抓住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的词语反复读。然后让学生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完后老师边总结边范写,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是学生重要的阅读能力之一。赵老师在这个环节中非常准确地抓住学生难以理解的瞻仰”“繁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用文中的语句解释词语的意思。放到课文中去发现词语的意思。最重要的是,这两个词的意思可以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由此可见她在解读文本的时候,不仅充分预设了学生的情况,也是充分研究了文本中的词句,并在学生和文本两者之间恰到好处地找到了结合点。

  整堂课学生参与很多。首先,在让学生读完课文讲对樟树的了解时,学生回答完,赵老师让学生上黑板板书,透过这个小细节可以看到的是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所有活动。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发言,有的学生板书,所有人的思维都动起来了。其次,在讲蓬蓬勃勃这个词时,赵老师用蓬勃蓬蓬勃勃比较,让学生体会并说出自己的理解。接着赵老师又自然地把叠词用于对学生的评价中,并让学生回到自己的经验,照样子说一说,这样一来学生体会到叠词表达的意思更深。最后抓住伸得远远的中的字,让学生扮演樟树努力地伸展自己的双臂,这种现场体验的活动,我们在教学中也会使用,但是重要的是,体验是否有效,体验是否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赵老师的课中,赵老师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字写出了樟树竭尽全力地往远处伸展。

  作业的布置也是独具匠心。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提出自己的疑问。很多学生问的都是为什么大家要在樟树下留影?在课堂上赵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说了一句只有走进宋庆龄才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并给学生渠道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宋庆龄,以问题的形式把学生引导到了阅读发现的路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