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读中学文 读中悟理
二、活动方案
1. 内容:研讨并观摩肖凤兰老师的组内展示课《玲玲的画》
2. 时间:2020.9.27
3. 地点:3号楼201办公室
4. 人员:二年级语文教师
5. 活动形式:研讨+观摩
三、研讨记录
(二)研讨记录表
时间:2020.9.27 |
地点:3-201办公室 |
组别:二语备课组 |
参与人员:全体语文老师 | ||
活动主题:读中学文 读中悟理 | ||
活动记录: (步飞飞):教学中,肖老师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在读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并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 (周首霞):肖老师教学语言简洁、教态亲切。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生动形象,表情自然亲切,特别亲近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赵 祎):教法学法扎实有效。学生是学习发展的唯一。肖老师采纳了自主、探究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庞 丽):过渡语简洁适用。肖老师的引导语言生动、形象,符合学生心里,又适合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李老师以设计巧妙、简洁、具体的板书给学生有条理的启迪。 (戴俊):肖老师打破常规,找准了文章的切入点玲玲说的话“我的画脏了,再画一张也来不及了。”先让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该用什么语气读。又从这句话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文中找、画、读,找出答案讨论汇报。大家纷纷举手发言。在这里,“疑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了引领学生积极探究的主要方式。真正把学生引入了解惑的探索中去。这也是使一堂课烁烁生辉的一大亮点。 (宋美萍):在初读课文这一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中难读的长句、段进行有效的指导,老师采用画停顿、范读、带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句子,这种“授人以渔”的做法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何静雯):个人觉得在学习象声词这一环节时,能否用比较句子的形式出现,如:①水彩笔一下掉在了纸上,把画弄脏了。②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在了纸上,把画弄脏了。让学生在比较中,理解象声词的运用能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 |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2020年9月27日上午,在二年级9班的肖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主题为“读中学文、读中悟理”的组内公开课《玲玲的画》。
肖老师采用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放手让学生读,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自悟,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文中自然段的不同语气,在读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懂,读出感情并积累了许多好词佳句。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唯一。肖老师采纳了自主、探究的形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发现、交流,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值得商讨的地方,如果能创设情境,孩子们读的感觉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