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形散神聚,初探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二)

  • 发布时间:2021-03-22 12:24
  • 发布人:李洁
  • 撰稿人:李洁
  • 校对人:汪云洁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30

形散神聚初探散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主题:匆匆》课例展示与研讨

二、活动方案:

内容:

1. 匆匆》课例展示

2. 备课组针对课例进行研讨

    时间:2021322

    地点:六(4)班、语办公室

    活动对象: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上课+研讨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庞芳老师突出了散文的问题意识,课堂伊始,通过名家散文导入,庞老师还自撰一篇散文,引出“时光流逝”这个主题,揭示课题《匆匆》。导入环节匠心独运,语文教师的个人丰采尽显,令人印象深刻。

接下来,庞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解决了本课的生字词难点,如“蒸”“裸”等生字,庞老师运用汉字溯源、形象讲解、结合文本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识记,既巧妙又准确。

在精读环节,庞老师紧扣散文教学的“形散神聚”的特点,用朱自清所抒发的情感为“神”,引导学生去理解散文的不同语段。在精讲过程中,庞老师还指导学生去发现和品析本课当中多种不同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对设问、连问、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讲解,精妙且透彻。整节课,庞老师上得举重若轻,源于她对文本的深度的解读,源于她个人文学素养的体现,源于她对散文问题教学的精准把握。

课后,六语备课组的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我们认为,高年级的散文教学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展开:

一、激情导入,调动情感。对散文教案而言,导入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因为情感是散文的生命,必须以情感为纽带,引起学生的共鸣,把学生带进作

品所蕴藏的情感世界去体验,去领悟,才能以情动情,牵引学生走进作品中的情感世界,来正确理解课文,学好课文。

    二、抓住文眼,顺藤摸瓜。散文的文眼像一个人心灵的窗户,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搏的律动,领略到文本的精神内涵。教师在语文教案中,如果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语文关键词教案,在散文的阅读教案中尤为重要。所以,语文关键词的选定过程,实际上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文路梳理,确定教案目标、进行教案设计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