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二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 发布时间:2021-03-25 11:25
  • 发布人:
  • 撰稿人:步飞飞
  • 校对人:步飞飞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739

二年级语文学科备课组第四次活动

一、活动主题把握构字机理,渗透汉字文化意蕴

二、活动方案

1. 内容:研讨并观摩庞丽老师的展示课《“贝”的故事》

2. 时间:2021.3.24

3. 地点:二年级1班教室

4. 人员:二年级语文教师

5. 活动形式:观摩+研讨

三、研讨记录

(二)研讨记录表

6. 时间:2021.3.24

地点:3-201办公室

组别:二语备课组

参与人员:全体语文老师

四、活动主题:把握构字机理,渗透汉字文化意蕴

肖凤兰):庞老师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

(宋美萍):庞老师的这节课让我眼前一亮,这课通过“贝”字演变的过程,渗透了汉字的字源字理。生对这样的识字课有很大的兴趣,整堂课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戴国霞):同学们一边学习生字,边了解了这个生字形与义之间的关系,更加深刻地记忆了它的字形与含义,更明白了蕴含在汉字背后深远的文化含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们在课下也学着自己去查阅资料,和家长一同学习汉字故事。

(戴俊):庞老师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庞老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赵祎):识字中,通过和字宝宝交朋友,并坐上“识字列车”。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觉。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周首霞):庞老师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3月24日,阳光明媚。二年级语文组的语文老师展开了主题为“把握构字机理,渗透汉字文化意蕴”的教学研讨活动。

汉字是汉民族记录语言的符号,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汉字是表意文字,早期的汉字就是根据它所表达的涵义来构造形体的。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依据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来展开汉字教学。

从最早的象形字开始,日月山川,天地万物都是古人对视觉感受进行描绘,比如山字,就是对高山的形象进行简化而创造出的象形字。学生在识字时,就能感受到汉字就像一幅画,是中国人带着情感去认识、临摹自然的产物。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入抽象的笔画或符号产生的,也可以结合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来帮助学生识字。

对于我们年级组所教授的低年段学生而言,写字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汉字具有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特点,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我们可以将汉字的笔画线条、部件组合变成了生动可感的图画及具象的组合,还原生活,创设情境来指导书写。

庞老师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