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用好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4-6)语文组教研活动(3)

  • 发布时间:2020-12-24 07:52
  • 发布人:
  • 撰稿人:汪云洁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2904

“用好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4-6)语文组教研活动(3)

一、主题:“用好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

二、活动方案:

时间:2020.12.14,下午第一节课+大课间

地点:智慧教室

活动对象:46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课例观摩+研讨+汇报

(一)课例观摩:(40分钟)

1.项春芹执教《 鸟的天堂 》( 五年级)

(二)交流研讨:(40分钟)

1.课前准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以课后练习为抓手,落实语文要素,提高教学有效性?(周一前完成)

2.课后研讨:(周一课中完成)

本课例是如何将课后习题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对你有哪些启发?

IMG_20201214_154422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

2020年12月14日下午1:40,中高年段的语文老师齐聚在智慧教室,以“用好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为主题进行中高段语文第三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两个议程,首先是由项春芹老师围绕教研主题执教示范课《鸟的天堂》。课上,项老师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借助课后第二题“作者几次去了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怎样的景象?”梳理课文脉络,接下来围绕课后第一题“为什么作者说“鸟的天堂”真的是鸟的天堂啊!”明确“鸟的天堂”指的是大榕树,接下来让学生精读感悟“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榕树?” 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抓关键词赏析、交流汇报方式,品读关键词句,感受大榕树静态之美和旺盛的生命力,层层升华,将生命之美传递给孩子们。上课

课后,中高段语文老师针对研讨主题分年级进行组内交流,并派出代表发言。

五年级的徐广凯老师率先作了发言, 他解读了课后习题的特点,基于五年级的学情和学段目标,从“抓关键词语”“借课堂表演”“学习提取信息”“读写结合”这几个维度,有机结合课后习题,锻炼学生品系词语,复述课文,感知理解、写作表达的能力。另外,他还结合项老师的这节课,提出可以筛选有价值的课后练习作为教学主问题。紧接着六年级李洁老师以六年级的教材为例,分析了课后习题的种类和功能,有助于我们了解编者意图。接下来四年级路曼老师为我们分享了项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小小的不足,并结合四年级的学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举例分析了课后习题在一节课、一单元、整本书中的作用和不同的指导教学策略。

各备课组汇报完毕后,朱锦涛主任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他强调教学时要结合具体的教学片段,分课后习题与单元语文要素的关系、如何抓住课后习题达成语文要素两个板块展开阐述。课后习题中隐藏着单元语文要素训练点,教师可通过“前置课后习题,确定教学目标”整合课后习题,搭建学习支架“丰富课后习题,学习语言表达”三步走,充分挖掘课后习题的教学价值。

交流


活动最后,汪云洁老师做了总结,只有深入研读教材,真正了解统编教材课后练习的特点和价值,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课后练习的作用,让课后练习真正成为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的载体,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