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1—3)语文教研组活动报道(4)

  • 发布时间:2021-04-06 13:20
  • 发布人:司丹丹
  • 撰稿人:肖禹
  • 校对人:司丹丹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685

品汉字之魅 解文本之味 显教学之趣

——(1-6)语文组系列教研活动(一)

一、     活动主题:品汉字之魅 解文本之味 显教学之趣

二、     活动方案:

(一)课例观摩:(40分钟)

1.潘雅婷老师执教一下第13课《荷叶圆圆》

(二)交流研讨:(40分钟)

1.课后研讨:

1)主题研讨: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如何将汉字文化巧妙地渗透进教学环节,选择一两个点进行阐述。例如:寻找“核心汉字组元”的策略;汉字三要素怎样在文本主旨中渗透;我们教学汉字的力度如何把握等等。(以备课组为单位,一位老师上台汇报,教研活动前完成)

2)集体研讨:请以备课组为单位,结合本次《荷叶圆圆》的课例,选择其中一两个教学环节进行听课整改,讨论发言。

时间:2021.3.211:40——3:00

地点:智慧教室

活动对象:1---6全体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课例观摩+研讨+汇报

 

三、其他过程性材料

2021321日下午1:40,东山小学语文组所有年段的老师们齐聚在智慧教室,以“品汉字之魅 解文本之味 显教学之趣”为主题进行东小语文组第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两个议程,首先是由潘雅婷老师执教一节生动活泼且渗透着汉字文化的示范课——《荷叶圆圆》,接着由各年级备课组就教研单上的两个问题结合本节课展开交流讨论。

潘老师教授的这节课《荷叶圆圆》课文是一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的散文诗。课上,潘老师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文字的趣味,感受夏天的美好。并依据孩子的兴趣,根据课文内容随文识字:以“水珠”为中心,将水珠的圆、躺的动作、摇篮的部首构成结合起来,帮助孩子们趣味性理解识“摇篮”词语。此外,潘老师还展示蜻蜓翅膀图片指导孩子们理解“透明”的意思,并练习说话:透明的钻石,透明的玻璃,透明的翅膀等。整节课环节清晰,过渡自然,识字教法生动有趣,教师语言规范,评价到位,为研讨如何将汉字文化巧妙地渗透进教学环节,落实在课堂中趣味识字,为展示汉字文化和以读促学做出了极好的示范。

认真聆听了潘雅婷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一课后,教研组长司丹丹老师简要分析了在课堂上展示汉字文化、把握汉字教学力度的难度与重要性,并对潘老师的课堂呈现表示肯定。随后,东小语文老师针对研讨主题分年级进行组内交流,并派出代表发言。


示范课执教老师潘雅婷老师率先作了发言,潘老师结合磨课经历,以新课标为基准,做出总结:在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一是基于汉字链接阅读,先抓字、再阅读;二是随文识字、理解文本,通过联系生活、借助插图、动作表演分散识字,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性。优点在于在教学环节中不断复现,教授学法,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与语言的发育。寓识于读,寓解于境,巩固拓展。接着,二年级的何老师作为代表分享了他们组的想法。何老师认为理解汉字要把握汉字特性,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汉字讲解要抓特点,包括起源、种类等,举例“海、河、溪”结合意、形图案化生字,并提出了书画同源的观点。三年级的陈老师代表本年级组分享了一些看法。陈老师依据习主席提出的“许慎文化”,结合时政提出“让许慎文化活起来”这一议题,并分知教材、渗文化两个落实点进行分享。四年级陈老师以“汉字三要素于文本解读中的渗透”为题,通过抓字词的情感色彩,音中读、抓字词的语言特色,音中悟、在观察中结合字形,加深文本理解、在想象中结合字意,体验文本情境这四个重点向大家分享了中高段语文如何进行趣味识字教学。五年级项老师以《白鹅》的教学为例,向大家具体介绍了深挖文字内涵,抓住关键字词体悟文本的方法与实践。六年级老师则基于新课标与统编教材的特点提出:一定要在文本中深发汉字与课文的联系,结合课文内容识字,并强调了汉字教学不能脱离课文的重要性。

之后,针对潘老师《荷叶圆圆》这节课,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一是在趣味识字的同时,教师也不能忽略朗读的指导,要反复回文、反复朗读,在读中识字,在读中开悟;二是结合图片教学生字时,不仅要抓住汉字特点,还要注意图片选取的准确性,图片与汉字的关联性。最后,司丹丹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趣味识字要融入到课文理解之中,在文本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师还要注意自身评价语对汉字文化的渗透,不能一带而过。

通过这次教研活动,东山小学的语文老师明确了“品汉字之魅 解文本之味 显教学之趣”的做法,相信每位教师在今天的教学研讨活动中都能收获满满,将所学知识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供稿人:肖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