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指导教师张琪老师示范课(2)

  • 发布时间:2017-03-14 17:56
  • 发布人:朱洁
  • 撰稿人:朱洁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42

 上周听了师父张琪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师父那从容不迫的平易近人的教学态度、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清爽干净的课堂教学艺术总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这一课给我的启示颇多。以下是我的几点收获。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导学的艺术在于唤醒。课的开始,师父先出示了策略二字,并问学生认识策略二字吗?你对策略怎么理解?根据学生的回答从而板书出从条件想起,列表整理,画图。通过对旧知的复习和巩固,引入新知,很自然,学生更容易接受。

二.仔细审题,突出画图优势。

      在进行1教学时,施老师先放手让学生仔细读题,审题发现有条件变化利用前面学习过的策略都不太好解决,想到画图。学生先尝试画图,交流画图的过程,明确画图就是读题的过程,要把题目中的条件全部表示出来,看图读题,突出画图优势,图形的面积变化看的更加清楚,体会画图的重要作用,意识到画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例题的教学来体现画图的优点,能直观地表达题意,清楚地表示数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后进行画图的专项训练。通过画图,让学生感悟到其作为策略的价值,学会有序推理和抽象思维。

 

、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本节课,师父张老师充分尊重学生,处处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组织小组讨论寻求策略,接着独立画图感悟思考,最后师生交流,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板书体现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师生在互动对话中建构数学模型。

 

四.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师父张老师注重让学生说线段图是怎样画的,每一部分各表示什么。汇报方法时,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吗,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吗,充分鼓励学生来说思路,说方法,形成正确的认识。让学生动手画图,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总的来说,这堂课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的。教学中体现策略的优点,让学生感受到该策略的需要,培养策略意识;通过方法与技能训练,应用策略真正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一说,看图读图,看图分析条件问题,看图分析数量关系,看图解答题目,体会画图策略的优越性。(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