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第一节组内研讨课,我选择了Unit2的第一课时。课前,我细致地研究了story time的文本内容,并对其中的脉络结构进行划分,将两个主人公Wang Bing和Liu Tao的habits分为good和bad两类,以表格的形式在课堂上清晰呈现。
总体而言,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基本不存在理解的问题,但在个别知识点如频率副词的在句型中的位置,我在考虑是否要在第一课时讲解。频率副词作为这个单元的重点,在本文中出现了很多次。经过组内老师的讨论,最后认为第一课时,应尽量以文本的完整性和对文本的理解为主,在理解了句子之后,学生自己能感受到频率副词的作用和所处位置,放在下一课配以练习题再处理会更好。此外,本课的板书主要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虽然内容清晰,但总觉得不是很简洁。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又在组内进行了讨论,后认为将两个主人公Wang Bing和Liu Tao作为两个思维导图的开端,再以叶脉的形式分别将good habits和bad habits排列出来,一是内容依然很清晰明了,而是将good habits和bad habits清晰地分类,用以升华学生的情感,争取多往good habits的方向发展。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一节准备充分且丰富的英语课会激发起他们更多的学习兴趣,课堂氛围也会更加热烈。就像这节课我设置的一个表演,一人猜的游戏(一位同学在台上表演某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由下面的同学来猜)就引发了激烈的小组PK。也许,动静皆宜的课堂模式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以后,在这方面,我会继续钻研,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