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我在本校报告厅执教了一节绘本课“A Silkworm's life cycle”.
这节绘本课取材于南京教研室《跟上兔子》英语绘本第二季,与其它绘本相比,这本书的魅力在于:1.文字更多,图片更简洁,这是指引学生“静心”阅读;2.动物并未拟人化,更富科学精神;3.学生熟悉蚕宝宝,结合图片就能读懂大意。
对于备课的挑战是是:1.科普题材,故事性不强;2.图片单薄,用色淡雅,课件制作中不易取图;3.有大量难词,即使是熟悉的主题,也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理解,经过专家老师的审定,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热身游戏:导入话题“little egg”和主题
图片环游。(短视频显示蚕宝宝的一生,然后请学生把5张图片排序)
浏览全书。(找出每个生命阶段的名称)
阅读,模仿,表演(baby silkworm觅食记)
默读指定页面。(发现蚕茧的制作步骤)
看图说话.(看图,说说自己的发现)
Chant。(回顾词汇,产生乐趣)
同桌互读。(理解蚕变成moth后的生命形态变化)
跟读全文。(轻声,而非朗诵)
读后思考。(How do you feel about it?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评价。)
经过这次全新的绘本备课,自己的认识更深了一点,总结如下:
1. 绘本还是要以读为主,并且是“静”读。
2.绘本阅读强调阅读体验,想办法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要传递的信息,情感。
3. 绘本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得到乐趣,以“趣味”为一切出发点,用孩童眼光审视文本,可能会有不同的新发现。
本次备课过程,得到许多珍贵的批评和建议,回顾自己的课堂,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1. 急躁。某些问题,未留充分时间给学生思考。
2. 拘泥。仍在文本里徘徊,未找到更好点进行适度延伸,情感的这块其实体现不到位。
3.思路。备课思路仍狭窄,未能将看过的好课用到本次课中,希望自己提取知识的能力再提高一点。
综上,本次绘本课学生进步很大,精彩回答也得到听课老师和专家的认可,他们很享受课堂,这是我最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