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轻松记
南京市东山小学 顾苏雅
听翟老师的课是我期待已久的,因为可以听到一个单元不同课时的课,涵盖了Story time/ Cartoon time/ Fun time/ Rhyme time/ Sound time/ Check out time/ Ticking time几个部分,而后面的几个板块也正是平时听课比较少见的课时。
我听的第一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二课时,按照以往的经验和认知,我认为三年级的Fun time应该就是借助游戏的形式,学生能熟练读、说、运用重难点中的词和句,教学形式也比较传统单一,即师生或生生间的交流互动,包括问答、演示、比赛等等,但是经过这个月的听课,我明白了原来在处理Fun time这一环节时,要格外注重单词的形和用(音、义、形、用),这也让我懂得了单词在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分别的侧重点。
听了课,我发现翟老师用到了自然拼读法,并且每节课的渗透都有细微的差别——有时在导入部分复习单词,就已经带着分音节来读;有时在教授新词时,专门花时间操练分音节读;分音节时,有时习惯辅音、元音分开,有时则习惯稍微连带着,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后来我反思了一下自然拼读法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比如在平时每一节课的合适时间,可以就渗透着带入自然拼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可以先从简单的辅音入手,再到元音,再到常见的字母组合(结合Sound time 的规律),由易到难,让学生试着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的学习乐趣自然会提升,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得到改善。解决了拼读,学生就能尝试在课堂上拼写出单词了,而不是把东西全部留给学生在课后解决。
其实,在我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会渗透自然拼读法,因为这样学生学的简单,记得轻松,学习效率会提高。我的困惑就在于每个单元的三四个课时,每一个课时对学生的单词掌握程度究竟差别在哪里,比如第一课时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朗读单词,第二课时可以正确说出、运用单词,第三课时可以正确拼读四会单词,那么平时的训练结合自然拼读法,是不是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细微上的改变呢,如果有些简单的词,比如说sad,是不是可以要求绝大多数的学生可以在第一课时就能够做到三课时的进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