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师父璐璐老师就在一(8)班给我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识字课。这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韵文,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纵观师父的 整节课给人春风拂面, 春意盎然的舒适。
初读感知环节中,师父运用指名读、去拼音读、小组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让孩子初步与春天对话。“这位同学读得正确又流利,奖励你带着大家读一读。”精读词串时,师父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词语填进优美的句子中从而感受初春景色的迷人。“春天的风,春天的雨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能迅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并展开想象的翅膀。“春风柔柔的,春雨细细的。”在想象画面后再朗读词串能够读出春天的美好。师父顺势利导,处理“柳树、小草、嫩芽”这一行词语时,学生加上动作感受柳树长长的头发、碧绿碧绿的小草,给人一种春风入怀之感。四行词语学完后,师父配上轻柔的音乐,学生在静心享受这满园春色。低年级识字课,识字和写字是重点。学习生字这一环节也是本课的亮点。“春”,配上一幅其乐融融的春游图。“芽”,就像一颗颗小牙齿,所有的小嫩芽都有“草字头”,表示矮小的植物。“梨”“桃”“杏”三个都是木字旁的字,可是木字旁的位置却有所不同。“木”字是个魔术师,位置变了,样子也发生了变化。梨的一横长又长,桃子结得多又多,杏树张开了手臂等,从字形、字义给予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朱熹曾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低年段识字教学能都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否激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与师父的交流时,我感受到了师父对于低年段教学的深厚功力,一个能将如此简单的词串教的活泼有朝气,学生沉浸其中能获得无比的快乐。识字环节处理方式多样,多感官结合。享受之后剩下的是反思,蔡校认为,即使是识字课也可以分散识字,随文识字。不用再识字环节一下子给孩子太多压力。“春”字简单易学可以在刚开始就处理好,而最后在书写时可以拥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更美观地写好字,写规范字,这也是课标对于低年级课的要求。师父的这堂示范课给我很好的启示,为我在识字教学上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技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