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青年教师徐薇听课反思(4)

  • 发布时间:2019-06-23 19:56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752

听《小壁虎借尾巴》反思

徐薇

本课由郭春芽老师、陈佳佳老师和本人同课异构进行教授,听完二位老师的课深有体会。《小壁虎借尾巴》这篇童话故事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通过小壁虎向小鱼姐姐、黄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让学生认识到小鱼、黄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处,了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点。本课生动有趣,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使学生在较轻松的课堂气氛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一、学生读通课文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多读,才能真正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掌握阅读方法。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郭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机会,采用多种形式,如:自由读文、小组读文、朗读、齐读等,不求形式统一,只求学生真正投入。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才能有所感知,才能有所感悟,同时也培养了语感。

二、学生表达课文

表达是培养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小壁虎借尾巴的经过,即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这三段结构相同,内容相似,分别写了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郭老师将第三段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读—说—想中,理解小鱼的尾巴是用来拨水的,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句式。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儿?看到了什么?说了什么?他有没有借到尾巴?”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揣摩课文的思路和表达方法,为说话打下了基础,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进行扩展说话。这样既积累了课余知识,知道了更多动物尾巴的作用,又学会了表达由于结构相同,内容相似。

三、我在教学中的不足

回想起我对这节课的把握,在课上要少一些问题化的语言。课文的345自然段是并列结构,这时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第3段的教学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小壁虎遇见了谁?它有没有借给小壁虎尾巴?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来引学第三段。而接下来的45段因为有和第3段相同的形式,我们是否也采取相同的问题模式?不是不行,而是这种相同的形式欠缺新意,学生也学得这种简单的问题无聊,完全没有重复的必要,因为答案一目了然。

听了郭老师、陈老师的课,我深有体会。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然后提升,训练有一定的空间,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