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日志(一) 侯丹
2016年9月1日,我有幸成为一名小学教师,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走进了南京市东山小学,接任了一年级(8)班的语文教学任务。
由于在此之前课堂教学的经验相对较少,所以当得知要教一年级的语文时,我觉得难度还是相当大的。一年级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想到什么就会说些什么。只要是老师说的,他们都会认为是正确的,因此,在教学上,更容不得老师有任何失误和错误。
刚刚进入一年级的课堂半个月,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我:宁愿课程上的慢一些,也没关系,孩子们刚进入学校,更重要的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很多一年级的小朋友是坐不住的,有的爱趴着,有的爱翘二郎腿,有的爱靠着墙,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5分钟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需要不断的提醒,不断矫正。因此,在端正学生的坐姿和写字姿势上我想了很多方法。课堂上,除了时常强调正确的坐姿外,在他们书写时,我也会走到姿势不正确的学生面前,帮助他进行调整,当然也实行了奖励机制,对于坐姿和写字姿势标准的小朋友,也会给予盖小印章的奖励。
经过这段时间的语文教学,我发现班上小朋友的字写的还不是很端正,每次教完了新课程,我都会留15-20分钟,利用课堂时间,让小朋友们写习字册,在他们书写之前在黑板上演示正确的书写格式和方法,在他们书写的过程中,走到写不好的小朋友身边,手把手的教他们,在他们完成后,我会收上习字册进行批改,对于写的不好的字,帮他们擦完后返还给学生订正,保证了习字册的整洁,也帮助孩子们养成爱护书本的好习惯。
有些收获,肯定也会有很多困惑和在工作中的不足,我觉得自己在很多地方还是需要改善的,比如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讲课时的语言、语速和表情,对学生合理地评价语言等方面。希望在这些方面可以得到各位同行和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指导。
教学日志(一) 谢爽
新学期开学之际,我接到学校的通知,在新学年里,我将担任五(8)班的班主任。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担忧了,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9月1日如约而至,校园里又充满欢声笑语。我带着孩子们打扫教室;一起领书;一起出黑板报;一个个开心极了。他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我,我也不再烦恼。在老班主任的帮助下,我这个新手班主任踏上了成长之路。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观察,我知道一个好的班集体,不是单靠几个人的力量,或是每个人的单打独斗就能够成为的。我们各自努力着,却朝着不同的方向,这样的集体只会是一盘散沙,不可能有大的作为。没有规矩,搞不清自己在班里的定位,这就是我们班最大的问题。任何一个大的机构每天能够顺利地运行,都不是靠领导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以及每个人各司其职的自觉性。
班集体也是这样,我们把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每个人都明白自身的责任,并能认真地履行职责,做到奖罚分明,这样,班级的管理工作才能走上正轨。
教学日志(一) 何静雯
今年九月,我初入东山小学的大家庭,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和班主任,一年级的工作细密琐碎,这几个星期的教学实践,给了我不少收获。
首先是教学方面,我们班的孩子天真烂漫,经常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开始在课堂上有点儿“坐不住”,一节课常常要用较多的时间来维持纪律,但我发现学生们的荣誉感都很强。多去表扬做的好的学生,让他们继续保持;再去督促那些能做的好却不能坚持的学生,让他们能坚持到底;最后再鼓励那些做的不太好的学生,引导他们向上,以奖励和赞赏为主,惩罚为辅,几天下来,班级的纪律好了很多,我就常夸他们是“天天向上的好孩子”。
除却纪律问题,一年级的学生还很活泼好动,精力旺盛。光靠老师的严格要求还不够,还要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上,我创设了一个个有趣的活动和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真正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天生的学习者。比如在教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时,我就和孩子们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让学生做我的镜子,我做什么动作,他们便做什么。一开始我先做了几个夸张幽默的动作,使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身上,接着我就按照课本上“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的要领坐端正,让学生模仿我。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们思想都很集中,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也都能按照我的要求做正确。由于教授拼音“b、p、m、f”这四个声母时,读音比较相近,学生容易混淆,所以我们还一起玩了“蹲一蹲”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四位学生分别扮演“bb”、“pp”、“ff”和“mm”,当其他同学报出其中一位的名字时,这位同学蹲下。只有当点名的同学发音完全标准这四位同学才能蹲下,然后继续让下一位蹲一蹲。学生乐于在游戏中学习,但时间不宜过长,在娱乐一会儿后,就要继续接下来的学习。在教学方面,我还有很多不足,同年级的许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建议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是班主任工作。刚刚入职即接手班主任工作,对我来说是挺大的考验,但同样我也满怀期待和对自己的要求来尽责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也很庆幸能遇到与我搭伴的王主任和戴老师,她们密切地关怀着我,给予我许多理解和帮助。班主任工作是很繁琐而需要耐心的,一年级的孩子还很小,常常需要我蹲下身来交流。在这几个星期中,我越来越能体会到,所谓蹲下身,不止是指屈膝以和孩子一样的高度来对话,更要能放下老师的架子,听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在最生气的时候克制自己,听听孩子的出发点;在最愤怒的时候,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一个六岁的孩子,我会怎样去做。当我试着以这样的心态工作,倒能平和不少。
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也许我才刚刚走到第十步,那剩下的九十步,我会慢慢的用心品味脚下的深浅,脚踏实地地走完。
教学日志(一) 张益蓉
入二年级,感觉孩子们的成长总是这么不经意又这么让人意外。排队时候,个头再也不是跟犬牙交错的围墙一样高高低低,一水的小苗好像精心培养的小种子,开始变得整齐挺拔;上课时候蚊子哼哼的回答也有了些改善;还有几个孩子那些“狗刨式”的字体,似乎也变得稳健一些,整齐一些了。这些变化令人欣喜,也让我这个老师有了紧迫感:小豆子们长大了,我对他们的要求和教学方式也要变一变,紧一紧。
回顾一年级的教学,跟老前辈们比,我还是懒散了,所以这学期,跟着办公室里的老司机,我开始了下课批作业,批完立刻订正的节奏,效果是明显的。快节奏的反馈让我能够及时迅速抓住那几个“老顾客”,在上课时就可以及时重点关注他们。然后渐渐我发现,总是那几个人,日复一日的讲解似乎也不见效、可是集体教学注定不能围绕他们的知识发展水平,一对一的教学受限于时间和地点,家校配合?!恐怕家长还没有孩子读的准,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怎样解决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之间的矛盾呢?现在暂无良策,只能说:老司机!带带我!
教学日志(一) 时燕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三个月前,每每傍晚,坐在办公室,长长的过道里,时而会传来这首歌,原来,六年级的孩子们即将毕业。三个月后的今天,我正带着我的娃儿们,奔赴六年级的战场!
一切都是这样的悄无声息
早晨到校的时间变早了,因为六年级了
晚上回去的时间变晚了,因为六年级了
每天呆在班级的时间变多了,因为六年级了
这样的状态,是我、亦是我的娃儿们
忙碌中的第一次家长会,满满的坐下,是家长们深深的重视
一次好过一次的书写,一本又一本,是娃儿们重重的努力
滴滴答答,时间在走,我们不变
一如既往的努力、努力、努力
因为我们都相信:天道会酬勤
真的很开心,在这个逐渐长大的年纪里
能够看到你们课堂上高举的小手和发光的眼睛
真的很开心,在这个日益懂事的年纪里
能够看到你们身上越来越多的分享、宽容和感恩
真的很开心,在这个有些忙碌的六年级里
你们还是那么调皮、那么可爱、那么招人欢喜
希望希望时光慢些吧,让我们一起多留些回忆,我亲亲娃儿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最后的最后,唱响这首: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
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歌谣的歌谣,藏着童话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