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第五组教学日记(2)

  • 发布时间:2019-10-17 08:15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8349

   感官总动员教学反思 

许宇翔

本课苏教版一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用感官观察》的第二课,本课是在前一节分类认识各种感官基础上的综合课,其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需要同时动用各种感官,并在活动中尝试发现事物的更多特点,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本上设置了两个活动。活动一是让学生辨别菊花茶、红茶和绿茶。活动二是观察点燃前后蜡烛的特点。主要通过这两个实验活动来达到教学目标。考虑到一年级正是以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如果离开兴趣这个基础点,单调的讲授与脱离学生体验的实验将会让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乐趣,体验不到收获的喜悦与成就的自信。所以,在深入调查学生生活,与学生谈话的基础上,我最后决定用猜一猜游戏,选取学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且有一定接触的果粒橙、芬达、可乐、白醋、糖水、水等来进行探究活动。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个举措是收到了比预期还要好的成效。现把对这节课的反思归类如下:

一、树立课堂规矩意识,构建有趣有序的科学课堂

   好动是一年级学生的天性,他们自我表现欲强,个人的自控力不足,让他们能够安静5分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是组织实验探究活动,场面更是难以控制,如何用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为我所用,达到高效的课堂效果则是关键的第一步我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选取他们熟悉的口令来做为课堂上师生之间规矩的号令,明确令下动禁的要求。其次采用分组得星的方式规范个体,并且要求如果违反号令将会为小组减星,用这种方法提醒学生,遵守规定与规矩是保证课堂秩序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团体合作的需要,让他们在无形中树立团体荣誉感的责任意识,激发起他们小小的争胜心,即谁也不愿意成为小组中托后腿的那一个的人,这个方法从而让课堂提问变得有序。

通过课堂实际教学检验,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即为了给本组得星,每个学生的坐姿、举手发言、回答问题都变得整齐而清晰,有效的课堂秩序为高效的课堂提供了保障。两个实验活动都活泼而有序,认真而激动。学生的观察力、包括思维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激趣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理趣课堂是我们科学大师所提倡和研究的方向,让我们的科学课上起来既能让学生轻松地甚至是不自觉的就学到了知识,明白了原理,还能不断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保留学习科学的好奇心、合作力等科学态度。

因此,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一直把理溶于趣中。

活动一:猜一猜比一比,看谁感官最敏锐?问题抛出后,学生的小眼睛都盯着我托盘上的6个杯子,他们通过观察很快就区分开了。我让学生学着用“我用……(感官)观察到几号杯子是……,因为它是……”的语言句式来表达他们的观察结果,这样问题的设置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探究体验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自然而然地渗透了“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通过真实案例让他们明白未知东西不能随便闻和尝。

活动二:我首先把蜡烛装进透明塑料袋,让她们猜这里面装的是什么,由于买的蜡烛是那种只有1厘米高的生日蜡烛,又装进了塑料袋,学生还真没看出来,有猜果冻、清凉油的,甚至有猜纽扣的...当然也有猜蜡烛的。这个观察猜测环节就跟魔术一样调动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我分组发下去,让他们仔细观察,用“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方法,推断并最终揭秘是蜡烛。其次,再观察点燃前后蜡烛的特点。这个环节教师激趣,学生以组为单位协作完成观察整个过程,并交流出观察结果。

三、提升实验组织秩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实验的材料都是各种液体,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太差,恰逢冬季,怕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液体洒落,弄温衣服,所以活动一这个环节我设置的是演示实验,为了照顾到更多的学生,课堂上我走动得多,实际教学过程耗时有点长。应考虑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幻灯片和实物两种方式进行观察,给学生留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学会观察并自己在活动中总结出观察的方法,尽量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

在活动动二的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很有兴趣,观察也很仔细,但也有部分学生把活动任务置之脑后,沉迷于玩的现象;活动中还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有一组学生在吹蜡烛环节直接把蜡油吹得满桌都是,这些实践中发现的实际问题,都有对日后的课堂活动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争提升实验组织秩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低段学生的课堂教学还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与推进的地方,我们只有力求做得更好。

听《纸船和风筝》有感

陈婧文

有幸听了郭春芽老师执教的《纸船与风筝》的第一课时,我感触颇深。

这是一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很特殊的是它没有一个拼音,在二年级上半学期刚开始没多久便挑战上这篇课文是较为有难度的。郭老师紧扣低年段识字的要求,设立了一些课堂环节,将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其一,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识记字。在学习“筝”的时候,引着学生去想:有的学生爱弹的乐器是“古筝”,可以随风上天的是“风筝”,根据孩子们现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孩子联想,从而加深对“筝”的识记。

其二,归类识字。在学习了“筝”这个形声字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去认一认“愿”、“但”的读音。

其三,将字与图相系。在学习“鼠”的时候,出示松鼠的图片,让学生发现字形与图片长得非常相似。进一步拓展回顾“兔”、“羊”、“鹿”这些与原本的事物非常相像的字。

其四,关注字的对比,加深对于形近字的区分与理解。在教学“漂”和“飘”的时候,关注于它们偏旁的不同,结合课文的情境进行教学。请生拿纸船上黑板展示纸船如何漂到下游的,感受其慢,从而理解“漂啊漂”,再以同样的方式去理解“飘啊飘”,形成学习迁移。

其五,教写字时,关注同偏旁的归类学写。最后,出示“折”、“抓”、“扎”,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归纳出写这类左窄右宽提手旁的字的写字要点,给予孩子们方法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