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二三事 侯丹
在草长莺飞的春天到来之际,我们班进行了《练习2》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们去发现生活中春天已经到来的小细节,我告诉他们要细心去观察学校中的一草一木,结果经过一个早操,等我回到班级上第一节课时,他们都兴冲冲的跑到我面前,兴奋的告诉我楼下的花开了,粉色的,特别好看。
《练习2》中有一个项目叫“想想做做”,主题是“三八妇女节”,我上到这个内容的时候恰逢妇女节,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彩纸,让他们写下对母亲的祝福,这时,班里一个小朋友大声喊到“祝老师妇女节快乐!”我真是欲哭无泪,我强装镇定的对他说“谢谢你的祝福,不过老师不过这个节。”“为什么?”小朋友彻底发挥了他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我刚准备说原因,班里的“小人精”翻了翻白眼“当然了,她又没结婚。”我好像做错了什么。
每次上“口语交际”,我都会感到头痛,一年级的小朋友还不能很完整的表达出他们的所有想法,所以在要介绍“我眼中的春天”时,我要求学生们联系生活中所看到的景象去写。我喊了几个小朋友上台来说,结果也不是很理想,于是,我就想让他们写一写。收上来之后,却让我感到很吃惊,有几个小朋友竟然把我们之前学过的内容用了进去,她是这样写的“春天到了,我看见天空是蓝湛湛的,小河是碧澄澄的,草地是绿油油的,原来春天是这么美丽呀。”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把我们第四课才学的内容就用上了,我觉得她是非常厉害的。
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孩子们上课回答问题时越来越积极,下课时也越来越活泼,如果可以一直保持,那定是极好的。
《汉字王国》读后感 张益蓉
读了《汉字王国》一书后,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汉字,并且也对汉字有了新一步的认识,它们不再是课本上那些零七八碎、毫无生机的汉字,它们是附有有生机的,附有不同魅力的汉字。
这本书的作者——林西莉,她并不是一个中国人,她来自瑞典。身为一个外国人,竟然能那么了解中国,并且能绘制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这并非每个人中国人都能做到。一个小小的汉字,蕴含着极大的秘密。一个圆,一个点,生动地刻画了太阳的样子,从而渐渐地演变成“日”字。一个“美”字说明了一只羊又大又肥,我们可以想成一只羊只要肥大,不管是外观还是味道,看起来,吃起来都很美。
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正式的楷书,每一个汉字都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从以前的象形文字变成了现在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它们从只有一只头的牛,变成了如今的“牛”;从一整只狗的身体变成了和“狗”字没有丝毫相似之处的“犬”字;连一个个标点符号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作为语文老师要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丰富专业的知识,去更加了解中国汉字文化的美,去感受中国汉字的精髓,再把这种美传承给孩子们。
不抛弃,不放弃 熊亚萍
班上有一个小男孩,长的白白净净,也很聪明,就是贪玩坐不住,上课不听一直在下面讲话做小动作,批评时他态度也不是很好,有时候脸涨得通红,我似乎还能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一丝丝的恨意,这让我有点尴尬。我想尽办法鼓励鼓励他,发现一点优点,然后再班上大力表扬他,他也就能高兴几秒,然后又恢复老样子。批评表扬对他均不起作用,不但自己不学习,还影响别人。所有任课教师提起他都头痛.家长拿他也没办法,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都无济于事.造成这个孩子如此难于管理的原因我觉得孩子可能是大人总溺爱有关。从学前班开始就已经管不了了。我一看到他的学习习惯,就觉得他太可恨了-------恨铁不成钢。今天我的课堂上,小俊又在召唤前后左右的同学们了,他前座的小西回过头去想看看热闹。我管不听小俊,只好管小西了:“小西,你回头干嘛?小俊可爱呀?”言外之意是小俊不可爱。小俊对待老师的类似的刺激早已跟没听见似的,继续低头摆弄。话刚一出口,我就觉得这话没说好,对小俊有伤害,我赶紧补充一句:小凡是有可爱之处,但是你们俩应该下课交流。小俊听到我这句话,惊讶的抬起头,咧着嘴冲我笑,那笑容凝固了片刻。后半堂课小俊一直看课外书,没再影响别人。其实我曾经多次夸过小俊,在他犯错误的时候我态度也挺温和的,我们俩关系还不错。他经常给我巧克力,口香糖什么的。他还是挺喜欢我的。只是我还没找到突破口,孩子还小,不论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要轻言放弃,相信爱能转化一切。
教学日志 谢爽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他们正处于人生中的春天,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他们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纯真、最善感的一类人。要想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首先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我们、喜欢我们。同时,也只有拥有了学生的喜欢和信赖,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
怎样才能攻破学生的“心理防线”,让他们把我们——他们的教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呢?下面这个小故事或许可以给我们启发:
抓住小事情点燃学生的“上进心”,并让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每位教师都是煞费苦心,但现实却是总有几个同学不能达到预设的目标。怎么办呢?实践证明,过多的批评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我们要善于运用表扬的力量。
我班的郑同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几乎每位任课教师都反映他有完不成作业的坏习惯。那天,我们学校组织集体劳动,郑同学表现非常积极。他不仅完成了自己负责的劳动任务,还去热情地帮助别人。看到这种情况,我乘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他进行了表扬,我看到郑同学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但脸上却写着喜悦。课下,我找到他,告诉他如果用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的学习,一定会有更多的老师和同学喜欢自己,他也会品尝到更多成功的喜悦。最近一段时间,郑同学学习非常认真,回答问题也很积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他的作业都能按时完成。
看来,我们每位教师都不要忘记表扬这剂良药,它也许比指责和批评更有效。
无尽的星辉 何静雯
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潜心观察我们班一个小女孩儿,暂且就叫她小可爱吧。小可爱有一张圆圆的脸蛋,喜欢扎着两个小辫子,笑起来眉眼弯弯,学习成绩也很好,当之无愧“小可爱”的称号。
平时在班级里小可爱像个班长一样,管理着班级的纪律,同学们提起她都是夸赞。或许是沉浸在“好学生”的光环里,或许是众人的赞美让她有些飘飘欲仙。这段日子,小可爱的一些行为惹得同学们都不太喜爱她了。
事件一:一次语文课上,我组织小组间的朗读竞赛,由其他小朋友给朗读完的小组打分。小可爱在第一组,她们组得了四分。其他组轮流朗读,其他小朋友纷纷打出了三分、四分、五分不等的分数,而小可爱从头至尾都只打了三分,我正疑惑是不是小可爱对朗读水准要求比较高,其他同学的表现没有达到她的期望值,所以给分才不高。这时轮到了最后一组朗读,最后一组小朋友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我心想这下小可爱应当给个高分了吧?没想到她还是只打了三分,小可爱所在的第一小组中的一个小朋友给最后一组打了最高分五分。只见小可爱扯着嗓子叫道:“你给他们打那么高干嘛呀?!这样他们就要超过我们组了啊!”那个小朋友被她的气势吓到,或许也碍于她“好学生”的权威,嗫喏着没有出声。
事件二:班级里正在进行着语文考试,小可爱和她的同桌坐在一起,突然她大声吼道:“老师,他抄我的!”语气凿凿,信誓旦旦。只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又看看她的同桌。这个男孩子是我们班头一号调皮鬼,平时老师和同学们都常常批评他。只是这一次他眼神清亮,直视着我没有半分躲闪,坚定地说:“老师,我没有。”他的眼神让我动了恻隐之心。我将他们二人的试卷收上来,询问小可爱他看了哪一题,她指着一道选择题说:“老师,他一直看我的!我改一个,他就改一个!”顺着她的手指望去,小可爱的答案是A,小男孩儿的答案是B,若说是抄袭,未免牵强。只是小可爱仍在不依不饶,那个男生低垂着头,似乎以为老师会偏袒学习好的孩子,他默不作声,我的心沉了沉。
事件三:有一次学完作业,我请同桌互相检查,小朋友们都在认认真真为自己的同桌检查,就在这时,小可爱小声地对我说,“老师,我不想帮XX检查了,他的字太丑了,我看不下去。”那个当下我有些生气,劝她无果后让邻座的小男孩帮小可爱的同桌检查,这时小可爱却不依了,嘟着嘴说不愿意,过了一会儿又想把小男孩的本子抢过来自己检查。小可爱质问说:“我能帮他检查出错误,你能吗?”邻座的小男孩几番坚持却还是把本子给了。看到这儿我皱紧了眉头。
许多时候,我常常在探索怎么样处理这些孩子看待“好学生”“差学生”的眼光,怎样处理他们对于荣誉的过分贪婪,怎样教会一个在家里骄纵的孩子学会谦让。有次班会课上,我想表扬一些为班级服务,并且做服务时认真细致的同学,我问问他们你觉得老师该表扬谁呢?孩子们说的都是班级里成绩优异的学生。或许在他们心里评判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就是老师的表扬和学习成绩。所以那个明明敢于表达自己对他人赞美的男孩,才会在小可爱疾言厉色的歪曲理论下嗫喏着。所以那个明明没有抄袭却被污蔑的同桌男孩,才会在欲加之罪中沉默。所以邻座的男孩才会在几番坚持后放手。我已然意识到这或许是我没有关注到。成绩好的学生会因为成绩优异,老师表扬而产生凌驾于其他孩子之上的优越感。
第二天,我就找来了小可爱,慢慢疏导她正确看待荣誉,正确处理与同桌间的小矛盾,细心发现他人的长处,并赞美他人。渐渐地,她改变了许多。小可爱还是从前那个眉眼弯弯的小姑娘,还是大家心目中的小可爱。
上一周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个班会,主题就是发现身边的好榜样。我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会有许多优秀的人,他们或者是学习优异,天赋异禀;或者是在一个方面有过人之处;又或者是受到所有人的喜爱和敬佩。他们自身的光环太过耀眼,就像是日月之光,在他们身边那些普通、平凡的人容易被他们掩盖光芒。但是日月有日月的光明,星星也有星星的光辉,我们也要看到身边那些不是那么耀眼,不是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同学,他们的身上也有许多值得敬佩、值得学习的优点,每一个同学都应当被尊重,被认可。
或许孩子们还懵懂,想不通其中深刻的道理,但从那以后,每一次评选本周班级优秀志愿者,有些“星星”们,也荣登其中。
我想,这就是无尽星辉吧。
愿阳光明媚 有想象 有思考 时燕
满是期待地走进《词两首》的学习: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多美!
李清照的笔下,这样的景、这样的情、这样的乐会让人不经意地就沉醉其中,是的,李清照,也只有李清照才能写下那份诗意!的确,南渡之前,和丈夫赵明诚一起,琴瑟和鸣,她的笔下多是悠闲多是惬意!那么多那么多可以说的,却真真没想到,课堂上孩子们竟无言以对······的确,诗词这种,只可意会!那份日暮时分的沉醉,那份摇桨归去的欢愉,那份兴致得到满足后的流连,你不是李清照,又怎能体会?何况才是六年级的小朋友!简单的疏通,似乎知道词人在写什么了,可是究竟在快乐什么呢,去想象吧,我对娃儿们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是的,“小船悠悠前行,荷叶纷纷让开,就在这时,一朵荷花从清照的脸颊滑过······”这是姑娘们的想象!“溪亭日暮,一醉方休”“人花相映,水鸟惊飞”这是小伙子们的想象。我知道他们懂了,也走进去了!就这样,想象的翅膀带着他们越飞越远,所以在学习《渔歌子》的时候,高举的小手后面,有“渔翁独钓,风雨相随”、有“十里桃花,鸟飞鱼跃”、还有“桃花映雨、鳜鱼戏水”,更有“桃花湖水东流去,鳜鱼潜跃水无声。渔翁独钓心惬意,怡然自得不须归”。娃儿们的想象力,真的是不可思议!这才是孩子本该有的状态,不是吗?课结束了,我满心欢喜地离开了!
可是今天,再细想想想,竟有些难过了,因为深知,并不是自己教的有多好,而是孩子们很聪明!那些课堂的精彩其实都来源于孩子自己!更难过的是这些精彩只属于那一小部分孩子,还有一大部分呢,总是乖乖地坐在那,等待,等待,等待,等待欣赏别人的精彩!莫名地有些揪心,为什么越长大越不敢说、为什么越长大越不爱思考,再看看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高举的小手、稚嫩的语言、新奇的想象、满是天真、满是可爱,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本该有的那份美好就应该消失吗?莫名觉得好可怕!也许我们在慢慢长大中,会越来越沉稳、越来越内敛,但是却不能越来越不爱思考!那个入学时就愿意去动的小脑袋瓜究竟该怎样去呵护呢,想到这,竟不知所措了······
愿阳光明媚,有想象有思考有纯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