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数学常技学科教学日记3

  • 发布时间:2019-04-19 16:49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49

浅谈小学生如何赏析绘画作品 戴赟赟
小学生对一幅绘画作品的赏析应该先从一幅画的构图来看。构图也就是说画面如何去布局。如同一张照片的取景一样。取近景、中景还是远景,这要看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定。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则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幅作品不知所云。所以小学生赏析绘画作品应当先从一幅图的构图来看。
其次我们要关注的应该是一幅图的色彩。孩子们可以从画面的色调入手分析。冷色调的画一般传达着一种抑郁、安静、害怕等情感,而暖色调的画则让人觉得开心、温暖、幸福等感受。这样通过色调可以分析出这幅画所要传达的情感。除了色调,还可以分析画面的色彩纯度、明度这些则可以看出某种情感的程度如何。对比色、互补色等也是一种情感的反应,是觉得冲击力。所以色彩是我们对绘画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一种判断。
最后我们可以从绘画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去分析。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绘画方式,因地区差异,会导致画者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不同。还因为作品所表达的内容不同,画者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的不同。就拿中国话举例,如果作者想要细致的绘画出某种事物的特点,他通常会采用工笔画的手法,而不是传神的写意画法。所以赏析绘画作品时,要分析该作品的表现手法,这更有助于体会画者想表达的思想。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应当给孩子们多赏析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从而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这样孩子们才可以创作出更加出色而的作品。

教学日记   王舒璇

上周四,信息组组内教研,我上了一节课——《便捷访问网站》,这一课在之前的学习中有稍微的提到过,且内容围绕收藏夹、历史记录、网址列表三个内容展开,内容操作上没什么难度,但是一整节课下来,学生虽然掌握了操作,但整体课堂呈现十分混乱。学生有认真听、认真参与的,但也存在很多并不认真,甚至随意操作、搜索图片的。虽然学生的自觉是一方面,但更多还是会因为我的教学设计没有很好,每一个环节没有十分明确且不够吸引学生,任务呈现的方式主要靠嘴说,学生听过就忘了,或者压根就因为嘈杂的环境没有听清楚,所以整节课下来,评价就是“乱”。

教学结束后,组内开展了研讨。首先针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课堂呈现,组内其他教师给出建议。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有情境、有层次,每环节的内容过渡要自然且清晰,不然容易导致课堂教学内容不清晰。针对这一问题,赵凯老师也给出建议,以后上课时可以准备好PPT及任务单,明确的把每一环节的任务标注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其次我们针对学校学生上信息课的现状进行讨论,组内每位成员都觉得,需要在如何把控课堂秩序、把握学生上好好思考、好好下功夫


 
《折形状》教学反思 许宇翔

这堂课我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学习科学和理解科学,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新课程倡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里我只告诉学生研究纸的形状与承受力的关系,至于如何实验,纸折成什么形状,由学生自己设计。又以实验记录的形式提示学生基本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实验过程由学生自己控制完成。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

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承受力大小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折形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形状折好,完成不同形状的承受力大小的实验。当学生看到一个圆柱形的纸筒上竟然能放7本科学书时,都惊奇地叫了起来。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本节课的心得: 

1、教学中试图营造一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的氛围。在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氛围中学生敢说自己的想法,容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在这样的氛围中难免会出现学生自己玩的问题,这对教师的课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中我的语言随意性大,创设了轻松的氛围。同时,过分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没有深入的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调控,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2、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从上课伊始讲述实验的第一部时提出问题开始,就像学生渗透一种提问题的意识。教学中,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通过试验和思考加以解决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48日星期一  张诗瑶

今天上午,我去开发区学校学习了三位老师的课,我也通过这三节课有一些学习和思考:

关注在课堂上的有效互动。我们常说课堂上要有互动,可是不是所有的互动都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关注有效互动。有效互动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认识和观念,也就是说有怎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互动。更新观念、更新方法,让学生的课堂更加有趣,互动更加多样。

还有,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是一问一答,而是要充分抓住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进行提问。课堂当中,要学会抓住学生中的质疑、反驳、总结、概括等,我们需要理解学生学习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相互的交流,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与小组交流、群体之间交流等等这些都是,要利用交流从而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真正的学习。


数学新秀班学习心得  

丁羽

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因数与倍数》以问题展开课堂,在课堂中用一个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将学生的思考逐渐引向深处,这节概念课中,王老师不忘渗透数学方法,有序列举、观察比较、归纳特点,这些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这节课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第二节课是人民教育家黄特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黄特用索维奇科的《学习与兴趣》中的“注意力、思考、兴趣”来导入,从名著中汲取课堂教学的力量,果然这节课同学们听的聚精会神。黄特的课堂不仅有数学还有语文和英语的交融,可谓是精彩纷呈。黄特的课最让人敬佩的是,他真正的以生为主,学生自主去探究、自主去发现、自主动手操作。

黄特和王老师的两节展示课,让我这个新新教师感到非常敬佩,得到了满满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