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数学组日记3.27

  • 发布时间:2016-03-28 10:59
  • 发布人:
  • 撰稿人:系统管理员
  • 浏览量:991

周四,全国友善用脑现场会在我校举行,上午有幸听了外校姚艳老师的一节课。因为提前知道上课内容是四年级的《三角形三边关系》,于是,我提前上网看了有关这部分内容的教案。对这节课,我有以下认识:1,本节课小组活动多次,活动前,ppt上都对学习要求做了详细说明,我认为这样学生学的更明白了,讨论的更有目标性了,非常的好。2,小组合作后都会组织汇报交流,形式多样,有团队合作验证,还有个人汇报,汇报后老师还会适当点评,让学生的讨论更高效,学习更有针对性。3,对于质疑,教师没有回避,而是通过几何画板的应用,让孩子们直观的去看,去感受,从而解决问题。当然,我对本节课也有几个小意见:1,出得题目应更严谨,比如第一个放风筝的题目,最好强调是整数。2,对于学生提出的风筝框架的实际问题,应该及时肯定,而不是回避。

总的来说,听了这节课,我收获很多。


(吴雅琪)

 

周四,全国友善用脑现场会在我校举行,在报告厅听了张校长一节精彩的课。对这节课我有这样的认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也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也已经学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以及有关角和比例尺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生活中用方向表示物体的位置不大精确,因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范围比较宽,而且仅有方向,没有距离。用方向和距离比较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涉及了方位、角度、实际距离三个具体内容。  

1的教学中,张老师联系原有经验,航海情境图上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教材指出,东北方向叫做北偏东,西北方向叫做北偏西,引出了两个新方向词。在原有方向知识基础上认识新方向词,有助于理解词的具体含义。北偏东即正北往东偏些,北偏西即正北往西偏些。理解了北偏东、北偏西,再认识南偏东、南偏西就容易了。例1要用“北偏东30°方向 6千米 处”表示灯塔1相对于轮船的位置。其中“北偏东30°”描述了灯塔1所在的方向,“北偏东”是新的方向概念,“6千米”讲的是灯塔1离轮船的距离。例题教学的确定位置是方向与距离的复合概念。第一步呈现一艘轮船向正北方向航行的情境图,引出正西、正南、正东方向,接着让学生看出图中的灯塔1在轮船的东北方向,灯塔2在轮船的西北方向,以及东南、西南方向,激活已有的方向经验。

(顾新峰)

今天去听了师傅的一节新授课后的练习课,每次去听师傅的课都能“偷”到一点东西回来。课的伊始是每天一练,这些题是由学生提供,教师挑选组合成的五道题,在讲解前,先问提供题目的孩子愿不愿意来讲题,愿意讲的将会给予两张阳光卡的奖励,学生听到阳光卡的奖励一个个跃跃欲试,当天提供题目的一个小女孩第一个尝试讲解,竟讲的有木有样,竟然还会提问其他同学,同样是讲练习,换了一种形式让练习课变得不再枯燥,每天这短短的几分钟,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

这节课是《百数表》的练习课,这节课的难点在于能根据百数表的规律填空,记得之前我在一年级教学这节课新授课后,学生做练习错的特别多,一直到期末复习这部分内容还有人掌握的不好。师傅在教学时,整节课的节奏都放的很慢,这节课主要教学根据规律填写“田字格”和“十字格”等一些特殊形状中的数,在填写前,师傅首先出示一个田字格让学生说说特点,接着再出示2个,让学生判断是否符合,之后再出示练习中需要填写的田字格让学生说一说,讲完田字格和十字格后,最后再让学生在书上填写一遍,这一环节让学生反复说规律,加深印象,这样后面再填写时,学生很快的就能填出来并且正确率高,这才是真正掌握了规律。反思自己在这节课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年龄特点,“高估”了学生的能力,直接出示表格让学生填写,没有经历这样一个反复说的过程,导致最后没有很好的突破这一重难点。

一节课的教学一定要慢下来,把重难点部分让学生彻底理解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改掉自己急躁的坏毛病!

                                      (施琦)

 

 

     周二晨练结束的时候主任突然通知我,要带一个月的班主任,老周要请一个月的假,顿时觉得身上的担子重了些。此刻开始,更要寸步不离班级,生怕学生出个什么事。。。

     往往越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发生,周三早上晨读的时候,一学生拿起书包砸向了另一个学生,接着另一学生又把书包砸回去,就这样两人在教室里扭打了起来,另一女生见状立马前去拉架,结果被那个惹事的男生狠狠地咬了一口,手指被咬出深深的牙印……后来我把这事情彻底调查了一下,问惹事的男生,一大早过来为什么要用书包砸人,他淡淡地回到:玩!小朋友们给我形容当时打架的情形,他们还说到,应该把××放在动物园……这个惹事的学生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小朋友们觉得和他一起玩会有危险。后来我找了他的家长来学校沟通,事情的处理过程中还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就不说了。

      周四的时候学校举办了全国性有关思维导图教学的学术会,有很多北京过来的老师来我校上课,大课间的时候我请翟老师帮我看一下班级,我去听了北京外国语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个老师的课,她的课堂也体现出了友善用脑的理念,注重团队合作,在课的最后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画出今天所学的东西,最后大家一起交流。这种模式与我校的友善用脑有着相似之处。

      再忙的时候也要抽出时间去学习,多听,多看,多学习,多反思。

(朱洁)

星期一的数学教研活动,听了张校的一节课、戴特和候主编的评课,羡慕崇拜之余又多了点感受: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张校的信手拈来。

张校的这节课有好多的优点,给我映像最深的是一下的三点:

1、知识脉络的梳理

数学老师要想上一节好课,一方面取决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这节课张校让学生进行了三次的对比,让学生疏通知识脉络,前后联系,体现了知识本身螺旋式上升的结构。达到了这样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张校自己对《确定位置》知识体系的理解。

2、核心问题的引领。

大家常说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问题不宜太多。张校的这节课用的恰到好处,问题围绕教材的重难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自主构建知识。

3、目标达成全面

新课改很突出的一点即是目标的改革,由原来的三基改成四基,张校的这节课让我映像尤为突出的是:让学生进行了三次的回顾反思。尤其注重学生的回顾反思、情感体验。

二、高屋建瓴的点评

候主编刚上台时,说实话我并没有对他太感兴趣。但他的一张口,让我为之一怔。深入浅出的点评让我们叹为观止。侯主编的点评围绕以下的几点:

1、创设情境,不仅要表针我们所要学习的知识,还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处处讲理:学生在提出1点钟的方向时,我们要说明什么时候用1点钟来表示。(军事情况下)

3、细节的处理:候主编提出了张校的一个板书的不严谨,以及PPT的小小缺憾。

4、导图的处理: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描绘。

人们常说一节好课需要“思想”去提纯,张校和候主编的思想深深的吸引了我们,让我们对这次活动意犹未尽。而这些思想来源于他们大量的阅读、累积、沉淀。可能平常看他们就是普通人一个,但站在讲台一开口,他们有散发独特的气质,也许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周卫来)


上一篇:英语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