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
读文赏景,让“动”与“静”弥漫于语文课堂
二、活动方案
内容:组内课《鸟的天堂》
时间:2020.12.3
地点:五(2)班
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2020年12月3日上午第二节课,我们的备课组活动如约展开。
上课伊始,五(2)班的同学就诵起了古诗,这是他们的课堂常规,孩子们精神抖擞,让我们对这节课充满了期待。课上孔老师以课题导入,引入作者,介绍作者的时候孔老师很用心,不是为介绍作者而介绍作者,而是渗透文学意识,并联系这篇文章的影响,激发学生读文的兴趣。
生字词教学中,扎扎实实,结合学生自学导航的完成情况有侧重点地指导“不可计数、颤动、应接不暇”等词语,学生读词语,教师强调,学生说意思,再读词语,经过这样一个个的小环节,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有了更准确和全面的把握。初读课文时,每一位学生都投入朗读,教室内一阵朗朗的读书声,课堂布满语文的味道。
“鸟的天堂是一株榕树,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呢?”一句话带入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对于榕树特点的感悟,教师先让学生读相关段落整体感知并说一说;然后动笔画出描写榕树的相关语句,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标划;最后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榕树蓬勃的生命力的,交流时教师充分让学生表达,必要时进行点拨。教学很有层次。教师和学生都沉浸在对榕树生命力的感受,教师教得有热情,学生读得有感情。
正如巴金这篇散文中运用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一样,孔老师的这节课也动静有致,学生在动中朗读与表达,在静中聆听与思考。
活动小结:
这节课孔老师带我们领略了“鸟的天堂”——一株大榕树的美丽与生机,也带我们经历一场动静有致的课堂氛围,让我们深受感染。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优质的?是有效的?那一定有朗朗的书声,勇敢的表达,也一定有静静的思索与书写。感谢孔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既富有活力又有静美的精彩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