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同课异构,俱是精彩——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3)

  • 发布时间:2019-03-26 15:51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919

同课异构,俱是精彩——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3

一、主题:同课异构,俱是精彩

二、活动方案:

内容:

1.庞芳、戴俊组内课《习作三》

2. 研讨三四单元重点知识

    时间:201937日,2019318

    地点:六(1)班,六(8)班,六语办公室

    活动对象:六年级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组内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37日上午,我们六语备课组展开了第三次活动,庞芳老师和戴俊老师共同为我们展示了两节生动精彩的习作指导课。两位老师执教的学写读后感是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习作。教材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读书的益处,激发写读后感的兴趣。第二部分是张佳星同学的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例文首先叙述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又谈了自己的读完后的感受,最后以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作结。全文洋溢着小作者真挚的情感。读完这篇读后感,你会迫不及待地找来原著读一读,让人产生一种读书的欲望,这就是一篇成功的读后感。第三部分是习作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高年级段的习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要“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作文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因此,戴老师的整个指导过程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写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开启学生心扉,吐露内心情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圆满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分解了教学重难点。庞老师则更注重习作方法的指导,含而不露地进行写法迁移,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会写感想即四个字:引、议、联、结。在欣赏了例文、掌握了方法后应该放手让学生写了,因为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跃跃欲试,但庞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急着下笔,而是又顺势引导:写读后感的方法是不是仅此一种呢?在老师点拨下,学生很快明白:除了引、议、联、结这一常用方法外,还有夹叙夹议、边叙边议等方法,不一而足。庞老师出示了写作读后感通常出现的毛病:复述原文、感想杂多、感想空洞。简单分析后,提出习作要求: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仓库,搜寻一下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接着补充了几种拟题的方法,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他们更加游刃有余的写作做好情感准备,增强了他们习作信心——原来,文无定法,读后感也如此。

课后,我们对这两节课进行研讨,并进一步明确了三四单元的重点知识以及教学过程遇到的易错点,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