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南京市东山小学

随文巧识字,情境习朗读——二语备课组活动(三)

  • 发布时间:2019-11-13 23:09
  • 发布人:
  • 撰稿人:东山小学
  • 审核人:张继安
  • 浏览量:1112

       随文巧识字,情境习朗读

               ——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

 

一、主  题:

随文识字,情境朗读

二、活动方案:

    内容:听课《一封信》《黄山奇石》

时间201910月

地点:二(3)班、二(4)班

活动对象:全体二语文教师

活动形式:研讨、听课

三、研讨记录:

本次会议目的:讨论随文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近期工作方向:

1.讨论随文识字的策略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金秋十月阳光明媚。东小校园,生机一片。年组语文老师的研讨课扎扎实实地进行着。我们选了部编新教材二上语文两篇课文《一封信》《黄山奇石》,以“随文巧识字 情境习朗读”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认真的研究。

    在教学中,我自己执教或了解到的低年级大部分语文老师都存在这样的困惑:课文这样长,生字这样多,怎样处理课时教学问题?是先学习课文还是先识字?到底识字是重点还是理解课文是重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一堂课的时间里,我们既要考虑识字,还要考虑学文,顾了头就顾不上脚。所以,目前我看到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大多表现在:教师习惯把生字从课文中提炼出来,专门用一节课学习生字,这样看来似乎是很科学的,上成了生字专题的形式,殊不知,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算学生学会了生字也未必会用,即使老师多方面加以讲解、强调,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字的意义。这样的识字方法与课改的新精神相违背,背离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

这两节课例特点,我觉得,低年级的随文识字教学可以按如下几个步骤,来指导学生“随文识     字”。 

   一、扣题设境,以境引字。 例如周老师在教学《一封信从封和信的字理出发,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二、文中辨义理解。 学生会认要求会认的汉字之后,请学生把生字和词语放到课文当中,随文了解字义、词义。让学生反复读诵课文,把课文读熟。读熟的标准是把每一句话中的字音都能读准确,词语能够读连贯,句子读通顺。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语境识字”,体现了字不离词不离句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除了含有生字的词语,课文其他难懂的词语,也应该指导学生放在句子中、课文中去读懂。 例如:周老师执教《一封信》一课,学习第三段:家里总是很冷清中的“冷清”是什么意思联系了上文的句子我们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这就联系上下文认识新词理解词义。徐老师在认读、理解尤其”时:问学生“尤其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学生由此自然说出“特别”。这样我们用“找近义词”学认、理解了更多的字词。

随文识字写字,它能根据儿童的语言思维发展水平与特点,从儿童的兴趣与接受能力出发,同时识字与阅读及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以识字与学习书面语言相互促进的方式,相信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识字的目的也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