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学课堂 有效学习
——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报道(六)
一、主题:构建课堂有效模式,让课堂学习更高效。
二、活动方案
1.内容:
(1)马婷执教友学研究课《伯牙鼓琴》
(2)组内研讨:如何构建友学课堂的新模式,让课堂学习更有效。
2.时间:2019年12月3日
4.活动对象:六7班学生
5.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资料
本月是学校的“友学课堂”研讨月,我们六年级语文组根据学校要求深入进行了“友学课堂”模式的探讨和实践。
一、组内学习友学课堂评价方案
周一的备课组活动,我们全体六语老师齐聚一堂,围绕教科室修订的友学课堂评价方案
进行认真的学习,全面了解友学课堂的内涵及评价标准,同时组内对于友学课堂较有研究的迟宁老师,胡玲老师分享了她们的做法和研究中的思考,给了组内老师很好的启发和引领。在认真的学习后,我们选了统编版新教材六上语文《伯牙鼓琴》,进行了深入认真地研讨。
二、友学课堂的实践和思考
马婷老师执教了友学课堂研究课《伯牙鼓琴》。课前马老师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结合课文的重难点设计了自学导航,让学生借助导航进行充分的预习,同时又结合学生预学中的疑惑设计探究的核心问题,以学定教,以生定教。
课堂上,马老师引导学生在解决字音之后通过自由读文划出停顿节奏,并通过课件把朗读节奏的划分展示出来。在理解课文开始,贾老师引导学生就课题的“鼓”展开讨论,理解其含义,告诉学生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渗透对文本阅读和理解的能力方法的指导,不仅仅说清楚,学生也能准确地翻译过来。接着马老师逐一渗透增补、调换、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想象等方法理解文言文字词句。
另外,马老师这节课的读很有层次感,读词读句读段读全文,层层递进,读完学生也就会背诵了。想象这一语文要素的加入也对孩子理解课文中知音有了很大帮助。最后给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做了较好的指导。
三、研讨交流,构建课堂有效模式
朱锦涛、朱昭旭主任全程参与了友学课堂的听课和研讨,肯定了马老师在友学课堂的思考和实践,同时也给了我们接下来友学课堂研究做了指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学得主动积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每个孩子在友学课堂上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还需要我们每个老不断地去探索、尝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