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报道(四)
一、活动主题
以司丹丹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为课例,开展了以“结合课后习题,从而顺势
而教”为主题的教学研讨。
二、活动方案
1. 内容:司丹丹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备课组成员围绕本节课进行相关研讨。
2. 时间:2020年11月23日。
3. 地点:三(3)班教室。
4. 活动对象:四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成员。
5. 活动形式:听课、评课、集体研讨。
三、研讨记录
四、其他过程性资料(报道、照片)
司丹丹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设计有条不紊,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检查预习时,当学生说出自己已经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时,老师就这样提示学生:下面我们来深入地学习课文,看一看对于预习中你已读懂的内容,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对于读不懂的问题能不能自己读书解决。这一方面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会经历学习过程。对于已经读懂的内容不要满足,对于没读懂的内容要力求通过自己读书探究解决。再如,在学生通过读书想象,了解到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与可爱后,老师就进一步总结鼓励:我们就应该这样一边读一边想,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体验。这既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读书,就应该边读边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学生在主动的阅读实践过程中,不仅认识到了爬山虎的叶子与脚的特点,而且喜欢上了爬山虎这种植物。 不仅如此,在上课过程中,司老师还在课堂上采用学生动手画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认识。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认识,提高课堂效率。最后司老师巧妙地结合课后习题,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孩子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的变化过程,进而形成一篇关于爬山虎的观察日记,设计可谓是十分精巧。
像司老师这样结合课后习题将重难点进行分解,为我们在统编教材的教学设计中打开了一个新思路。今后的教学中,四语备课组将立志于化繁为易,巧妙借力,以课后习题为抓手,顺势而教,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