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话读书经历 享阅读推荐
二、活动方案
1.内容:研讨并观摩徐广凯老师的展示课《26 忆读书》、杨明翠老师的展示课《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沈斌老师的展示课《推荐一本书》
2.时间:2020.12.18、2020.12.23、2020.12.29
3.地点:五(6)班、五(3)班、五(9)班
4.人员:五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5.活动形式:观摩+研讨
三、研讨记录
时间:2020.12.29 | 地点:02-406办公室 | 组别:五语备课组 |
参与人员:全体语文老师 | ||
活动主题:话读书经历 享阅读推荐 | ||
活动记录: (孔令娟):杨老师的导入我特别喜欢,老师以问题“你看过哪些书或者影视作品?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交际兴趣。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的欲望。 (沈春香):杨老师不仅在导入环节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在学生展示交流后还以恰当多样的评价给学生以鼓励,值得我们学习。 (汪云洁):沈老师在习作指导时,让学生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明确习作要求,这样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至于跑题、偏题,这样也就降低了写作难度。 (李红玲):徐老师教学《忆读书》时,引导学生聚焦《三国》,讨论读书方法。学习要求明确、可操作性——默读3-5自然段,思考:冰心奶奶是怎样读三国的?注意圈画出关键词句。在交流后及时让学生进行朗读会更好。 (赵俊):杨老师在组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时,要求也很明确——体现人物鲜明个性;有条理地交流;每人轮流讲,听者关注是否能够代表人物形象。沈老师和杨老师对学生的指导都很细腻。 (徐广凯):沈老师在学生完成片段练习后,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从而提高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杨明翠):徐老师在教学中能结合学生生活和课后练习,如让学生说以一说“冰心奶奶读书的方法和对读书的见解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沈斌):杨老师在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之前,先进行范例演示,以哪吒为例,了解交流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时候,可以分条阐述。为学生小组合作做了很好的铺垫。 (项春芹):我们这一次的活动以第八单元“读书”单元展开,三位老师分别为我们呈现了阅读课、口语交际课和习作指导课,三节课扎扎实实,相信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会让“阅读”深入学生的意识深处。 |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报道、照片):
《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冰心按时间顺序,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读书的标准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时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感悟。徐老师以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解决本课中难读易错的字词后,徐老师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接着,徐老师引导孩子思考课后问题“说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在书上做标注,然后结合补充习题中的表格让孩子填一填,切实高效地落实了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口语交际,杨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表达兴趣的激发,课始,“一本又一本精彩的图书带给了我们许多的乐趣和享受,在不同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物形象,这节课让我们从中选择一个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交流。”将学生自然而然带入口语交际的氛围中。在指导学生交流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时,杨老师渗透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习得分条讲述的方法,让表达更加清晰;将事例讲具体,让表达更加丰满;最后,请学生进行模仿,让所分享的人物更加鲜活。教学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畅所欲言,且表达“有法”,孩子们活泼、自信的状态感染了听课的老师们。另外,杨老师还不忘指导学生“听”,让学生复述、评价同学的发言,鼓励学生专心倾听,抓住重点。无论是“说”,还是“听”,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提高。
在本单元课文内容的学习基础上,沈斌老师进行了习作《推荐一本好书》的教学。沈老师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学的欲望。在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出示习作要求,并请学生在书上圈划关键词,引导学生读懂要求,从而让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至于跑题、偏题。本篇习作中,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是重难点,教学时,沈老师先展示习作片段,引导交流讨论:什么叫“写具体”?如何写具体?然后出示推荐理由不具体的习作片段,学生明确用一句话或一些比较概括的词表述理由,缺乏具体的解说或事例,这样让人读完后知道的信息很少,这样的推荐是不能吸引人的。习作指导后沈老师留给孩子15分钟的时间写片段,并结合以上指导做点评,学生进行片段修改。教学扎扎实实,效果显著。
三位老师的教学均立足学生的“学”,从导入时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到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和可操作性的学习要求与细致的指导,甚至对学生的评价,均渗透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意识。学生在读一读中梳理了课文信息,在说一说中感受了阅读的乐趣,在好书分享中走入更广阔的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