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主题
清晰目标:感受“军神”形象
二、活动方案
内容:组内课《军神》
时间:2021.3.11
地点:五(2)班
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活动形式:听课+研讨
三、研讨记录
时间:2021.3.11 | 地点:02-406办公室 | 组别:五语备课组 |
参与人员:全体语文老师 | ||
活动主题:清晰目标:感受“军神”形象 | ||
活动记录: (熊亚萍):孔老师的教学语言有感染力,通过渲染,帮助学生走进了故事的情境中。 (沈春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比较好,教师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给与回应。 (汪云洁):刘伯承忍受剧痛接受手术的样子,孔老师教学细腻,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抓住”等词感受刘伯承的顽强的意志力。 (李红玲):由于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习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所以学生容易直接谈刘伯承的精神品质。 (赵俊):是的,不过,今天比较可贵的是孔老师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刘伯承心里在想些什么”这一问题来研读,帮助学生体会人物内心。 (徐广凯):在这一处教学中,我也很有感触,我觉得我们课堂上就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沈斌):我同意徐老师的说法,我也觉得学生只要言之有理,都应该予以肯定。 (杨明翠):孔老师的教学语言还可以更加简洁一些,这样课堂效率会更高。 (孔令娟):谢谢杨老师的建议。今天这节课我的状态还是有些不太好,这也是我感到遗憾的地方。 (项春芹):没有完美的课,留下的一点点缺憾也正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动力,这或许也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感谢孔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课堂。 |
四、其他过程性材料
2021年3月11日上午第二节课,我们的备课组活动如约展开。
《军神》这篇课文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的故事。刘伯承为了尽量减少对大脑的影响,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大疼痛接受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洛克医生赞叹他是“军神”。
本节课教学中,孔老师以洛克医生的话串起全文的教学——“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质疑:为什么把刘伯承称作军神?接下来展开课堂自主学习:请大家默读课文,你从刘伯承的哪些表现看出他是一位军神呢?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关注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学生有了自己的思考后,再全班交流,丰实对文本的理解。交流重点围绕13、17、19自然段展开,抓住刘伯承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感受他平和而又坚定的态度,感受他惊人的意志。本单元的一个语文学习要素是“通过课文中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带学生感受了人物形象,更通过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走进刘伯承的内心世界,加深对“军神”形象的感悟。
教学中,孔老师不忘将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理解人物内心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在反复朗读中增进对刘伯承心理活动的理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孔老师做到了“清晰目标,明确重点”,并且学生在教师的渲染中走进了故事情境,对刘伯承的认识更加深入。